《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國科大等實現腫瘤持續(xù)生物自發(fā)光成像

中國科大等實現腫瘤持續(xù)生物自發(fā)光成像

2016-07-11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梁高林課題組利用細胞內組裝-解組裝螢光素納米粒子的策略,,實現體內外脂肪酸酰氨水解酶(FAAH)活性的持續(xù)跟蹤,并在構建有腫瘤模型的小鼠體內驗證了其優(yōu)異的腫瘤持續(xù)生物自發(fā)光成像效果,。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6月27日的《美國化學會-納米》(ACS Nano, 2016, DOI: 10.1021/acsnano.6b03412)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大博士后袁月和南京醫(yī)科大學博士王富強。

  FAAH屬于絲氨酸水解酶家族,,能降解人體內大麻素,,維持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體內過表達FAAH會導致嚴重的神經系統(tǒng)紊亂綜合癥,,而治療策略則是使用FAAH的抑制劑,。由于神經系統(tǒng)疾病往往是慢性的和長期的,因此長期跟蹤一種FAAH抑制劑的效果(或者FAAH的活性)顯得十分重要,。目前評價FAAH活性的方法需要取出小鼠組織,、勻漿并用色譜的方法檢測FAAH的降解產物,費時,、費力并且不直接,。正電子斷層掃描(PET)可以對FAAH活性進行直接成像分析,但是PET示蹤劑的半衰期不到2小時,。生物自發(fā)光成像的方法已經被用于FAAH的活性檢測,,但是螢光素的半衰期不到30分鐘,即使采用納米包裹的策略,,其半衰期也不超過5小時,。

  梁高林課題組利用最近自己課題組發(fā)展起來的“智能”組裝-解組裝策略(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700-9704;ACS Nano 2015, 9, 761-768,;ACS Nano 2015, 9, 5117-5124),,合理設計了一個潛在的螢光素小分子1,該分子進入細胞后立即組裝成螢光素納米粒子,,在FAAH的作用下,,納米粒子緩慢解組裝并釋放出螢光素,實現對FAAH活性持續(xù)成像分析,。動物實驗結果表明,,該策略可實現腫瘤內FAAH活性長達2.5天的持續(xù)成像,并且沒有對模型小鼠產生毒性,。該探針1有望用于臨床,,用于體內篩選FAAH抑制劑或者其相關疾病的診斷,。

  上述研究得到蘇州納米科技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重要項目培育基金,、合肥大科學中心,、重點高校基礎研究基金,、博士后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LS`IOE2MSKKBON@[3B21V[7.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