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存儲成本越來越低,,但是我們買到的U盤,硬盤容量卻仍然總是會比標稱值少很多,,是廠商為了節(jié)約成本還是有其他苦衷,?今天,就讓我們從芯片角度,,了解一下存儲設(shè)備實際容量總是小于標稱值更深層次的原因,。
隨著存儲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存儲芯片的存儲密度和存儲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存儲芯片的成本卻在不斷降低,,還記得幾年前買個8G的U盤需要60塊大洋,而現(xiàn)在僅需要20多塊錢,,手機也從幾年前的4G機身內(nèi)存飆升到現(xiàn)在的64G、128G內(nèi)存,。
話雖這么說,,但是我們買到手上的貨,不管是優(yōu)盤,,硬盤或是手機甚至是存儲芯片,,可用的存儲容量很多都和標稱容量不一致,,總是會少個幾兆甚至幾G。我們不禁會問,,現(xiàn)在存儲成本越來越低,,這些廠商怎么還這么摳。而在這里,,我要反問一句:8G的芯片,,我們能用多少。
說到存儲芯片,,種類可謂是五彩繽紛,,EEPROM、Nor Flash,、Nand Flash,、eMMC等等,Nor Flash和Nand Flash是現(xiàn)在市場上兩種主要的非易失閃存芯片,,Nand flash的單元尺寸幾乎是NOR器件的一半,,由于生產(chǎn)過程更為簡單,Nand結(jié)構(gòu)可以在給定的模具尺寸內(nèi)提供更高的容量,,也就相應地降低了價格,。同時由于Nand Flash 擦除速度遠高于Nor Flash,因此Nand Flash在大容量存儲領(lǐng)域應用更加廣泛,,比如U盤,、SSD固態(tài)硬盤和eMMC存儲器里面的主要存儲單元等都是應用的Nand Flash。
還記得我的問題嗎,,8G的芯片,,我們到底能用多少,實際容量小于標稱容量的情況一般發(fā)生于Nand Flash和eMMC芯片,,而eMMC芯片的主要存儲單元也是Nand,,Nand Flash雖然背后有無數(shù)光環(huán),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Nand由于生產(chǎn)工藝及結(jié)構(gòu)的原因,,無法避免的會產(chǎn)生壞塊,之前某些廠家也有做過消除壞塊的努力,,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壞塊是隨機產(chǎn)生的,因此廠家并不能完全控制可用存儲塊的容量,,一般eMMC芯片用戶可用的存儲容量都會達到標稱容量的90%以上,,比如三星的一款eMMC芯片的存儲容量如下圖:
正是由于壞塊的存在,我們拿到手的芯片,數(shù)據(jù)手冊上明明標明的8G容量,,我們卻用不了8G,。
其次,很多小伙伴們都有一個誤區(qū),,認為1GB=1024MB=1024KB=1024Byte,,這在大部分情況下是正確的,但是其實很多標稱容量是按照1GB=1000MB=1000KB=1000Byte計算,,1999年國際電工協(xié)會(IEC)制定了“KiB,、MiB、GiB”二進制單位,,其實這些單位才是按照1024進行換算的,。這樣,我們購買的8G芯片,,即使在沒有壞塊的情況下,,也只有約為8×1000^3÷1024^3≈7.45G的容量,這個容量是不是很熟悉,。目前主流操作系統(tǒng)所采用的存儲單位如下:
微軟,、安卓都是采用的是GiB這個單位,而U盤,、硬盤很多都是采用的GB這個單位,,這也解釋了買到手的U盤少了好幾百兆的問題。
說到這里,,問題來了,,由于以上這些原因,對于eMMC芯片,,由于無法判斷芯片的具體容量,,對于芯片的燒錄就會存在很多的麻煩,燒寫超過芯片容量的文件將會導致不良品的出現(xiàn),。目前國內(nèi)ZLG致遠電子P800編程器,,通過軟件檢測,在燒寫芯片之前就可以判斷出燒寫文件是否越界,,及時提示:
可有效避免不良品的出現(xiàn),,同時,燒錄速度可達到任何eMMC芯片的極限燒錄速度,,最大限度提高額燒錄產(chǎn)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