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MEMS|傳感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調查:汽車智能化仍是大勢所趨 穩(wěn)定性是最大顧慮

調查:汽車智能化仍是大勢所趨 穩(wěn)定性是最大顧慮

2015-08-31

  福特汽車在北美正將一些觸屏控制功能改回按鈕或旋鈕設計,,因為這些功能在消費者看來并不實用,,甚至會帶來麻煩,。同時,美國汽車協(xié)會通過實驗證明乘客同司機說話,、用手使用電話和用聲控技術使用電話這三種行為,,對注意力分散的程度差不多。在汽車業(yè)爭先將消費電子裝入車內的潮流中,,這兩則故事似乎是背道而馳。
  它會成為汽車界反思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轉折點嗎,?當前所謂的先進技術中,,有哪些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是華而不實,甚至存有風險的,?人類追求汽車智能化的邊界到底何在,?圍繞這些話題,蓋世汽車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查(調查時間:2013年7月1日至7月7日,,參與人數(shù)1451位),,并對業(yè)內代表企業(yè)與專家進行了訪談,下文將結合調查結果逐一闡述,。

201307100927191article.jpg

       福特“反潮流”的舉措意味著汽車智能化步伐可能放緩,?這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只是杞人之憂。調查1的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業(yè)內人士(72%)對于智能化汽車的發(fā)展趨勢依然持樂觀預期,,認為福特一案僅能說明部分智能化技術仍待改進。
  汽車智能化是人類生活智能化大趨勢的一部分,,在IT技術與互聯(lián)網技術出現(xiàn)后,,人類的生活開始發(fā)生巨大改變,其中一個主要特征是新的溝通方式取代了舊的,,它的結果是社會與經濟活動的效率更高了,,這是我們所討論的智能化及它的價值所在。這一場革命并沒有結束的兆頭,,事實上它可能才剛剛開始,。
  簡單而言,汽車行業(yè)的智能化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原來由機械操作完成的,,或不能完成的功能通過電子化來實現(xiàn)對車輛更好的控制,,使駕乘更加安全與高效,;第二是更多的影音娛樂功能集成在車內,這讓駕乘人員可以在更輕松的環(huán)境中達到目的地,,也就是經常提及的Infotainment,。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數(shù)據(jù)管理部副處長李偉利曾表示,從長遠來考慮,,汽車智能化非但不會威脅車主駕駛安全,,反而會幫助其提升駕駛安全性。一旦未來智能的交通系統(tǒng)平臺共享后,,車,、路、人有望通過信息的互享及時了解路況和周邊駕駛情況,,并預先采取措施避免傷亡,。與此同時,智能交通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能夠幫助車內駕駛員設計最佳的駕駛路線,,從而減緩現(xiàn)階段嚴重的堵車現(xiàn)象,。李的描述代表了調查1中多數(shù)人的觀點,這也是汽車智能化應該追求的目的,。
  但汽車智能化發(fā)展速度可能要低于許多消費者的預期,,因為所有汽車技術的發(fā)展,都不可讓汽車的安全性作出絲毫妥協(xié),,它們要克服各種極端天氣,、震動、灰塵或者油膩等“惡劣”環(huán)境才可能應用于汽車上,,這使得很多消費電子產品往往在誕生很多年之后才可能在汽車上看到,。其次,包括汽車智能化在內的許多技術的發(fā)展,,都不可避免會經歷一些彎路和挫折,,現(xiàn)在看來,車企將音量控制由旋鈕改為觸屏控制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因為從用觸屏來控制音量意味著視線必須落在屏幕上,,而按鈕則不需要。
  盡管如此,,汽車智能化仍是整個行業(yè)努力的方向,,因為它將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降低能耗,、減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等等。在與博世,、德爾福和Nuance等負責電子或安全業(yè)務主管的交流中,,他們也都表示智能化理念的提出并非空談,,是基于市場需求、汽車技術可行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后提出的設想,。目前不成熟的技術終將走向成熟,,而錯誤的技術路線也將在市場應用中得到糾正,福特的舉措正好說明了汽車智能化發(fā)展并未偏離理性的軌道,。

201307100927202article.jpg

       充分認識汽車智能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對于這類技術的發(fā)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調查2中,我們列出了4個可能存在的風險,,結果顯示,,業(yè)內人士的擔憂主要集中在“功能電子化使復雜性增加,穩(wěn)定性降低”和“智能化降低駕駛員安全行車意識”上,,分給有36%和26%的人選擇此項,。
  近年來發(fā)生的全球大規(guī)模汽車召回事件中,由電子系統(tǒng)引發(fā)的故障占了很大的比例,。在2010年豐田因自動加速在全球大召回的案例中,,就曾出現(xiàn)對汽車過度電子化帶來的風險的討論,但類似的討論并沒有阻礙汽車智能化或電子化發(fā)展步伐,。各類電子功能依然為消費者所青睞,汽車廠商也樂此不疲地推出具備此類性能的技術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技術中有些被大規(guī)模應用并被證實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被證實為華而不實的。關于這些技術調查3中將會進行詳細介紹,。
  在國內有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給汽車電子化的發(fā)展帶來許多啟示。在某個城市的一次暴雨中,,一些汽車被水淹沒導致發(fā)動機熄火,,電動車窗與車門行車安全鎖失效,車內人員無法從里面打開車窗而被淹死,。這可以視為汽車過度電子化帶來的致命后果,,它提醒汽車研發(fā)人員一些基本的功能并不太適合用電子化方案來完全替代。
  汽車智能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讓駕駛變得更加輕松與從容,,比如ESP,、TCS、 ACC以及自動剎車和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但這些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在讓駕駛變得更加容易的同時,也可能加重駕駛員對自動化技術的依賴,,而降低自身安全行車意識,。在技術還未達到完全可靠與成熟的條件下,,這很可能將帶來災難。而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僅是技術研發(fā)人員的責任,,企業(yè)、媒體與協(xié)會應教育消費者,,不能一味夸大一些自動化功能的好處,,而政府在法律制定上應明確定義駕駛員的責任。
  盡管汽車互聯(lián)距離現(xiàn)實生活還十分遙遠,,它可能帶來的風險卻早有討論,,主要集中在系統(tǒng)受到黑客或病毒攻擊上。在調查2中,,這一選項也獲得了約18%參與者的支持,。另外有16%的人士認為,隨著汽車電子功能越來越多,,而且呈現(xiàn)整合趨勢,,這很有可能導致不同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影響,從而影響汽車整體的安全性,。盡管暫未出現(xiàn)典型案例,,但在汽車智能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是各方不容忽視之處,。
  在調查3中列出的智能化技術中,,“語音控制”和“汽車遙控”被業(yè)內人士評選為最不實用的兩個功能,此兩項分別有27%和26%的參與者選擇,。目前,,語音控制系統(tǒng)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車型上得到應用,不過流行的未必就是實用的,,福特汽車北美區(qū)域將觸屏與語音控制功能改回物理按鈕設計說明了此點,。而目前這一技術最為詬病之處在于語音識別不準確。

201307100927203article.jpg

       美國汽車協(xié)會通過實驗還發(fā)現(xiàn)語音控制與用手持電話,,對注意力分散程度差不多,。我們的線下采訪中,大多數(shù)人普遍認為車載語音系統(tǒng)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其可以解放駕駛員的雙手,,避免車主因接聽電話分心而危害行車安全,。如果被證實語音控制與用手持電話分散的注意力相當?shù)脑挘囕d語音系統(tǒng)的功效就會大大降低,。
  汽車遙控是指不進入車內,,通過汽車遙控器來操控汽車。國內自主車型中,去年上市的比亞迪速銳已經配備了該項技術,。不過,,通過與速銳車主的接觸發(fā)現(xiàn),該項技術對于車主而言新鮮感明顯大于實用性,,據(jù)介紹,,速銳遙控駕駛時的車速最高只有2km/h。如此慢的速度還只能在十米范圍內有效,,在實際生活中,,很少人會有時間真正去使用這項技術。
  另外,,“觸屏操作”和“自動泊車”功能也獲得了較多的選票,,分別占比14%和13%。觸屏多媒體系統(tǒng)雖然在理論上操作簡單,,但是過多的功能集中顯示在一個小小的觸摸屏幕上,,反而會增加實際操作的時間,而且時常出現(xiàn)的反應延時和系統(tǒng)死機情況也會徒增諸多不便,。自動泊車與上文提到的汽車遙控同屬于無人駕駛的概念,,與汽車遙控的境遇相似,同樣被證實是一個很少被應用的功能,。
  認為“藍牙電話”和“定速巡航”實用性不強的參與者分別占比7%,。相對而言,電子導航的實用性則比較強,,現(xiàn)實生活中,,多數(shù)消費者會另外付費加配電子導航儀也說明了其重要性,在調查3中,,沒有參與者選擇此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