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副總裁及法律顧問聯合兩位執(zhí)業(yè)律師共同撰寫了一份分析報告,指出目前針對LTE智能手機專利擁有者希望收取的專利費整機占比已經超過30%,。
其中主要包括高通(收取售價的3.25%),、摩托羅拉(部分專利已轉給谷歌、收取售價的2.25%),、阿爾卡特朗訊(最高收取2%),、華為(收 1.5%)、愛立信(收1.5%),、諾基亞(收1.5%),、北電(專利已被蘋果等多家公司收購,、收取1%)、中興(收1%),、西門子(收0.8%),,還有專利池如Via Licensing、Sisvel等,。
上述十一家公司希望收取的專利費占智能手機整機售價已經超過三成,這還不包括三星(約有11%標準必要專利,,下同),、InterDigital(約7.1%)與LG(約5.4%) 。算上這三家公司,,預計大家希望從智能手機收取的專利費將接近手機售價的四成,。
這還僅僅是基帶部分的專利費,算上多媒體,、藍牙,、Wi-Fi等技術領域,如果所有的專利擁有者都能收取到專利費,,預計每部手機售價的一半將是支付專利費,,這并不是聳人聽聞 ,今年發(fā)改委對高通壟斷行為處罰措施出臺,,高通雖然承諾在大陸銷售的手機按照售價六成收取專利費,,針對LTE專利由之前WCDMA的5%降 為LTE的3.25%,不過針對藍牙,、WiFi等另外提出了專利授權要求,,高通希望收取整機手機的1.5%。
雖然國際上針對終端專利收費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過按照過往慣例,,一般專利收取費用不超過整機手機的10%,現在如果這些專利擁有者都能如愿,,智能手機售價的一半將繳納專利費,。
好消息是在這些專利擁有者中終于出現大陸公司華為、中興的身影,,反映了大陸產業(yè)特別是通訊產業(yè)的進步,,不過壞消息是即使華為中興都能如愿收到專利費,兩家公司只占到50%專利費的2.5%,,對于大陸消費者或大陸廠商整體而言,,依然難逃為海外公司打工的命運。
作為產業(yè)的一部分,,手機公司應當繳納專利費,,畢竟專利代表了這些公司過往的投入,,不過作為手機品牌廠商肯定不能對肆無忌憚的專利擁有者所有要求都予以滿足,因為真如此,,手機品牌公司將難以運營,。
近幾年不斷有專利擁有者向大陸手機品牌發(fā)出律師函,要求洽談專利授權,,不過這些公司的專利授權訴求往往異想天開,,就像上述所提到的,作為手機廠商能做的只 有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此外還可以利用國家公權力對這些專利擁有者的不合理要求進行對抗,,比如去年華為向國家發(fā)改委投訴美國 Interdigital專利授權不合理,Interdigital對Apple的專利授權為中端售價的0.019%,而對華為提出的授權要求卻高達 1%,。結果通過發(fā)改委的發(fā)壟斷調查得到了公平的對待,。
面對國內外眾多專利擁有者的虎視眈眈,手機品牌廠商一方面需要加強自身專利的申請,,另一方面,,一個迫切的工作是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戰(zhàn)略及知識產權運營團 ,根據公司業(yè)務發(fā)展需要及國際大環(huán)境制定專利授權策略,,盲目繳費不情愿,,盲目拒絕專利擁有者的無理要求也會引來專利訴訟麻煩。
此外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行業(yè)調研,,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一方面又要控制知識產權濫用,,近期國家發(fā)改委正在制定《濫用知識產權反壟斷規(guī)制指南》,,希望能對未來知識產權的授權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