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為了取得NVIDIA下一代繪圖處理器(GPU)代工訂單,,與臺積電展開競爭。若能取得訂單,,系統(tǒng)LSI事業(yè)部的代工營收可望大幅成長,。
據(jù)韓媒D-Daily報導,日前業(yè)界消息傳出,,三星電子系統(tǒng)LSI事業(yè)部與臺積電正在爭搶NVIDIA下一代GPU代工訂單,。由于兩家公司的制程規(guī)則不同,因此NVIDIA傾向將訂單交給其中一家單獨代工,。
NVIDIA為世界第一名的GPU IC設計業(yè)者,,2014年營收達46.8億美元。NVIDIA預定在2016年下半推出的下一代GPU,,計劃以10納米級FinFET制程生產,,但是對于三星的14納米制程與臺積電的16納米制程持續(xù)評估當中,尚未確定代工廠商,。
目前NVIDIA主力產品Maxwell,,是交由臺積電的20納米制程生產;至于三星雖然自2013年下半曾為NVIDIA生產Kepler GPU,但營收占比微不足道,,屬于少量訂單,。
三星在2013年與NVIDIA簽下代工合約,,條件是良率若能達到85%以上,那么連Maxwell GPU也會交由三星電子代工,。不過據(jù)說三星雖然接受條件,,甚至成立項目小組力求提升良率,卻未能達成目標,。
相關人士表示,,GPU的晶體管數(shù)量是中央處理器(CPU)的2倍,維持良率并不容易,,GPU制程節(jié)點(Process Node)至今仍停留在28納米階段也是這個原因,。不過三星屬于代工領域的后進業(yè)者,若能取下GPU世界第一大廠NVIDIA的訂單,,象征意義極大,。
專家認為在這次競爭中,三星在經驗與關系兩方面處于劣勢,。臺積電為NVIDIA代工生產GPU多年,,制造經驗豐富,而且NVIDIA CEO黃仁勛在臺灣出生,,與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還是史丹福大學校友。
因此業(yè)界認為NVIDIA不會輕易更換合作伙伴,,將三星列入考慮僅是為了在價格協(xié)商中維持優(yōu)勢,,并確保良率。
不過另外一派看法認為,,三星的10納米級FinFET制程暫時領先臺積電,,因此結果不能輕易斷定。三星之前代工Kepler的量雖少,,但是累積了不少經驗,。
加上獲三星授權制程技術的Global Foundries代工廠將可一并利用,對NVIDIA也有不小的吸引力,。專家表示,,NVIDIA曾有數(shù)次因臺積電的良率問題,導致GPU供應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倘若NVIDIA有心解決此一問題,,三星還是很有力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