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G進入規(guī)模商用階段,,5G的研發(fā)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在昨日舉行的2015IMT-20205G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了5G無限技術架構白皮書和5G的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白皮書中提到,面向2020年以及未來,,移動通信技術和產業(yè)將邁入第5代通信,,也就是5G的發(fā)展階段。
而5G商用時間基本上可以劃分為:第一階段,,到2015年底完成宏觀描述,;第二階段是2016年到2017年底的技術準備階段;第三階段,,從2017年底開始,,各國和國際組織可向ITU提交候選技術,并力爭達成一致,,2020年底ITU將發(fā)布正式的5G標準,,并進入商用。
5G速率最高1G每秒
與4G相比,,5G將滿足人們對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密度以及超高移動性的需求,,能夠為用戶提供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云桌面以及在線游戲等極致業(yè)務體驗。簡單來說,,5G比現在的4G速率還要快,。
對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坦言,,按照現在國際電信聯(lián)盟的時間表,,應該在2020年5G標準完成,,但在之前會有大量的研究和試驗等工作進行,,國內大規(guī)模商用、讓尋常老百姓都用上5G應該在2020年之后,。
據了解,,與以往移動通信技術相比,5G會更加滿足多樣化場景和及時的新聞挑戰(zhàn),。如5G將滲透到物聯(lián)網等領域,,與工業(yè)設施、醫(yī)療器械,、醫(yī)療儀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全面實行萬物互聯(lián),,有效滿足工業(yè),、醫(yī)療、交通等垂直行業(yè)的信息化服務需要,。
舉例而言,,此前異地做手術由于網絡的速率沒有那么高,常常很難進行,,一旦進入5G,,像異地手術這種都能夠很通暢的完成。對大眾用戶而言,,5G可真正實現一眨眼就能完成1部電影下載,,或數百張照片瞬間傳輸,全面提升用戶體驗,。
有關研究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在5G時代,我們可以達到一秒10個G的速度,。曹淑敏說,,5G目標是在大范圍覆蓋時,,達到每秒100兆,局部甚至達到每秒G比特的速率,。
標準之爭
不過,,上述5G愿景還需要相關標準的確定,然而目前5G標準還是空白,,以致于各國正在積極研究推進以爭搶產業(yè)和技術“制高點”,。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一代移動通信走向商用需經歷需求分析,、頻譜戰(zhàn)略研究、關鍵技術研究,、技術評估,、標準化制定、試驗網建設,、商業(yè)部署等一系列流程,,而不是簡單的現網升級改造。
據曹淑敏介紹,,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初步明確2016年正式啟動標準研制,,一些國家也提出了5G商用時間表,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中興,、三星等企業(yè)也針對部分5G關鍵技術研制出了概念樣機。
據了解,,韓國今年推出了以5G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為主要內容的“未來移動通信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決定在2020年全面推出5G商用服務,并將為此投資1.6萬億韓元,。日本在去年成立了“2020andBeyondAdHoc”特別討論會,,研究2020年及以后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實現5G商用,。
而我國在2013年工信部牽頭成立了MG2020推進組,,正式啟動了我國5G標準化研究,全球關于5G的研究是從2012年開始,。國內三大運營商,、華為、中興,、大唐等設備商近幾年一直在不斷加大對5G的投入,。
華為兩年前曾宣布,,未來5年內即到2018年,將投入6億美元用于5G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而這僅僅是目前華為5G研究和創(chuàng)新的預算,,不包含5G產品開發(fā)投資。
5G首席科學家童文博士表示,,“這是目前全球通信廠商當中最大的一筆投資,,因為歐盟整體項目的投資是7億歐元,而且是從2005年到2020年15年的投入,?!彼硎荆斑@樣的戰(zhàn)略投入才能讓研究團隊更加專心地集中精力做研究,?!?/p>
中興通訊則是5G全球技術和標準研究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作為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的核心成員,,中興通訊擔任IMT-2020IEEE工作組主席,、IMT-2020網絡技術工作組的副主席等重要席位,并牽頭了多個子工作組的研究工作,。
中興通訊戰(zhàn)略規(guī)劃總監(jiān)孫枕戈博士對騰訊科技表示,5G的發(fā)展是由用戶需求驅動的,,而不是由技術發(fā)展驅動,,現有的技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就是5G需要解決的問題,。
顯而易見,,誰在5G研究方面走得越快、越好,,誰就能夠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從3G、4G到5G,,移動通信技術正朝著融合化的方向發(fā)展,。業(yè)界普遍認為,5G時代很有可能將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意味著,,如果不能及時參與到5G標準的形成過程中,影響移動通信技術的未來走向,,就會在不久的將來處于極其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