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年前筆者在研究手機設計時,當時開始吹起低價手機,、超低價手機風潮,即LC,、ULC(Ultra Low-Cost),,當時可以低到料件成本(BOM Cost)36美元,不綁約空機的制造商建議售價(MSRP)為50美元,。低價手機基本上除了打電話,、發(fā)短信、查通訊錄外,,幾乎沒有其他功能,,頂多加提供一個FM收音機。
而到了近2年,,連智能手機也開始吹起低價風,,首先是Android手機跌破200美元,而后往150美元目標努力,。
由于Android手機在整體智能手機市場已達70%以上,,近期更達85%,電信業(yè)者已無法拿iPhone對抗Android,,因此聯(lián)合扶植Firefox OS手機,,為了與Android有所區(qū)隔,發(fā)表之初就設定在100美元(不綁約的空機)以下,。
但很快的,,Android手機持續(xù)降價,2014年5月Google I/O盛會上,直接宣布推出僅100美元的Android One,,并力推在手機成長率最高的印度,。而Firefox OS手機為了持續(xù)保有價格區(qū)隔優(yōu)勢,之后將空機建議售價降至50美元,,更之后設定到25美元,,但最終無法達到,2014年9月推出的新款最低價 Firefox OS手機,,仍要33美元,。
Firefox OS手機之所以能高度廉價,在于盡可能減輕手機端的運算負擔,,盡可能將運算轉移到云端上,,F(xiàn)irefox OS甚至連App介面也完全Web網(wǎng)頁化,所以手機的硬件運算力不用太高,,硬件資源與相關規(guī)格也不用太強,。
在Firefox OS、Android One投入低價智能手機戰(zhàn)場后,,Samsung也加入戰(zhàn)局,,Samsung在2015年1月正式發(fā)表使用Tizen操作系統(tǒng)的低價智能手機,建議售價90美元,,一樣鎖定印度市場,,原因無他,全球智能手機的成長動能均減緩,,包含大陸也減緩,,僅剩印度一支獨秀,成為最后的高成長戰(zhàn)場,。
不僅如此,,Google還提出Ara專案的模組化手機,預計2015年底正式問世,,最入門價位為50美元,,Ara有可能仍使用Android,如此等于用另一種方式,,讓Android手機有更低價化的能力,。
而Samsung其實許久未用Tizen,由于Samsung已是Android手機中最大贏家(市占率),,但Samsung營運并沒有更佳,,因而回頭再次起用Tizen,不僅推出Tizen手機,,也推出Tizen智能電視,、Tizen智能表等,。
另外,LG在推出Android Wear的智能表后,,也用相同硬件,,做了Open webOS的智能表(更早前已用于電視),與Samsung同樣走有些背離Google的路線,。由于智能表的硬件運算,、資源與低階智能手機相仿,未來共用可能性高,。
同樣的,,F(xiàn)irefox OS也不只用于手機,鴻海曾提出用于平板電腦,,而Panasonic確定用于電視上,,日本電信商KDDI也將用Firefox OS推出電視棒,看來日本挺喜歡Firefox OS,。
更重要的是,,主責Firefox OS發(fā)展的Mozilla基金會,也宣布將把Firefox OS用于學習用電腦樹莓派(Raspberry Pi,, RPi)上,,樹莓派沒有限定操作系統(tǒng),任何操作系統(tǒng)都可以改寫成RPi用的,,Mozilla期望未來過半的RPi都改用Firefox OS,。
由上述可知,這將是個Mobile/Lightweight OS Everywhere策略的發(fā)展,,Android目前僅在手機,、平板上具優(yōu)勢,,能否在電視盒,、電視、電視棒,、智能手表等其他領域有相同斬獲,,仍在未定之天。
事實上也有業(yè)者將Android用于小型兒童電腦,,如Marvell用于MiiPC,,或用于掌上型電玩,如NVIDIA的Shield等,,但都未能持續(xù)開展,,包含Google自身推行Google TV、Android TV等,,也未獲得如Roku,、Apple TV般的市占,。也因為如此,F(xiàn)irefox OS,、Tizen,、Open webOS等才認為自己仍有機會。
更有趣的是,,Amazon把Android進行修改,,成為自屬的Fire OS,用Fire OS推行手機Fire Phone,、電視盒Fire TV,、電視棒、平板電腦等,,小米也把Android修改成自己的MIUI,,用于小米手機與小米相關產品上。
看來,,Android一方面要面對異質操作系統(tǒng),,也要面對與自己很類似的變種操作系統(tǒng),未來仍有諸多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