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與顯示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國家刺激政策的退出和宏觀經濟的結構性轉型,,2014年傳統(tǒng)彩電企業(yè)在“跨界融合”的大趨勢下實現轉型和升級,,我國彩電業(yè)迎來了高速發(fā)展過后的“新常態(tài)”初期,銷量增速放緩,,競爭轉向存量市場,。
2014年在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工業(yè)整體疲軟,、消費者購買意愿謹慎的背景下,,彩電行業(yè)進入了比較艱難的一年。據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彩電市場總量為4461萬臺,,同比下降6.6%;銷額1462億元,同比下降14.5%,。
雖然彩電企業(yè)整體業(yè)績表現不佳,,但新技術層出不窮成為了亮點。AVC數據顯示:2014年UHD電視滲透率為14%,,較去年增加12個百分 點,,2014年上市機型達到283個,,占總上市機型的21%;50寸以上電視滲透率為26%,其中55寸以上電視滲透率為13%,,增加4個百分點,,大尺寸 市場的快速成長使彩電平均尺寸由2013年的39.9寸上升至2014年的42.2寸;智能電視滲透率為58%,增加14個百分點,,2014年上市機型達 到832個,,占總上市機型的61%。
2014年彩電出口市場的優(yōu)異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原本低迷的彩電行業(yè),。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1~10月,中國彩電出口量達到6264 萬臺,,同比增長31.9%;出口額為1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27.8%。"2014年,,彩電出口量預計達到7500萬臺,,出口額將突破140億美 元。"彭健鋒說,。對于彩電出口量迅猛增長的原因,,有分析師稱,首先,,2014世界杯期間,,廣大球迷對大屏、高清彩電需求量大增;其次,,西歐和北美地區(qū)經濟 復蘇,,促使海外市場整體需求增長;第三,日系彩電品牌衰退出現市場空白,,國內彩電企業(yè)積極推進品牌國際化戰(zhàn)略,,加大自主品牌的出口力度。
除了出口市場快速增長這一亮點,,在OLED,、智能、曲面,、4K等方面,,彩電行業(yè)的表現也可圈可點。DisplaySearch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14年10月,,智能電視、50英寸以上電視機、4K電視的市場滲透率分別達到63%,、30%和20%。享受型產品中,,曲面電視正在逐漸被消費者接受,,2014年貢獻銷量13萬臺,占比0.4%;OLED銷量達5000臺;激光電視嶄露頭角,,銷量近1000臺,。此外,據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量子點電視全球出庫量將達130萬臺,,明年將增至500萬臺,2017年和2018年將分別突破1200萬臺和1800萬臺,。業(yè)內人士表示,,中國彩電行業(yè)已經逐漸從"規(guī)模性增長"向"結構性增長"過渡。
相比2013年的剛剛興起時的“一枝獨秀”,,4K電視如今面對著更為復雜的競爭環(huán)境,。從廠商都有布局的曲面電視,到至今飽受爭議的OLED電視,,再到近期不少廠商開始押寶的激光電視,,彩電市場呈現出多種顯示技術并存、產品品類多元化發(fā)展的態(tài)勢,。如果說曲面,、無屏電視改變的是彩電屏體的外觀和形狀,那么OLED和激光技術的出現則真正在顯示領域掀起新一輪變革浪潮,。而量子點技術作為液晶的終極進化,,強勢挑戰(zhàn)OLED霸主地位,發(fā)展顯著也被眾多商家所追捧,,但其技術還有待繼續(xù)完善,,需要解決產能提升、有效進行無鎘化,、延長使用壽命等問題,,不過也有觀點認為2015年將是量子點爆發(fā)的一年。
在新常態(tài)的新環(huán)境下,,中國彩電企業(yè)將面對以用戶為中心的技術關,、新常態(tài)下的利潤關兩大難關。需求下降,、上游資源緊缺以及廣電對互聯網電視內容的 嚴格管控亦成為中國彩電企業(yè)革新之路上的“三大難”,。互聯網的不斷普及進一步擠壓了彩電市場的空間,,高分辨率,、廣色域,、曲面新奇等顯示技術成為眾多電視商 家的新賣點。這邊新老技術的競爭還尚未決出勝負,,未來全息影像卻已經蓄勢待發(fā),,彩電業(yè)市場競爭進入空前白熱化階段。
當然,,所有的顯示技術都是各有所長,,并非十全十美。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快速變化,、互聯網內容的接入,、多種終端的融合以及產業(yè)分工的細化,中國彩電行業(yè)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產業(yè)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