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市場分析 > 內地無緣iPhone6首發(fā)背后:入網許可證難產

內地無緣iPhone6首發(fā)背后:入網許可證難產

2014-09-11

北京時間9月10日的新品發(fā)布會是近年來蘋果(101, 3.01, 3.07%)公司聲勢最為浩大的一場發(fā)布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臨時搭起的白色建筑內外都布置得儼如秀場,。

  此次發(fā)布會的會場選在庫比提諾的Flint Center。這里不僅是蘋果公司總部所在地,,還是30年前喬布斯向世界推出第一臺Macintosh電腦之地,。

  這場發(fā)布會對于果粉而言,意味著繼2007年的iPhone,、2010年的iPad之后,蘋果公司第三次推出嶄新的產品線,;對于投資者而言,,進入移動支付和可穿戴設備領域后的蘋果需要重新估值;對于水貨商而言,,則是“幸福來得如此突然”,。

  蘋果能再次改變世界嗎

  當蘋果CEO蒂姆·庫克出現時,,全場起立歡呼。

  新一代iPhone總體來說并沒有出乎公眾意料,,只有“iPhone會使用藍寶石屏幕”成為當日破滅的最大一條傳聞,。

  蘋果正在著力證明自己依然有能力像過去那樣做出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包括推出一系列新的硬件產品和軟件服務來直面競爭對手,,并繼續(xù)鞏固消費者忠誠度,。

  當會場大屏幕上打出“One more thing……”的字樣時,,全場沸騰,,蘋果史上第一款可穿戴產品——Apple Watch揭開了面紗,;也就在此刻,,蘋果公司股價飆升至103.08美元,,是當日的最高峰,。

  “這將是一個新的篇章,。”庫克在現場介紹Apple Watch時說。

  至于投資者最關心的Apple Watch是否能再創(chuàng)iPad奇跡,,獨立支撐起一塊市場來推動蘋果公司業(yè)績,,尚待明年正式發(fā)售后的市場反應。

  4年前蘋果公司曾憑借iPad平板電腦再一次走上了行業(yè)頂峰,,《紐約時報》甚至將當年形容為“蘋果iPad年”,。蘋果公司的營收也從2010年的635億美元增長到了2013年的 1710億美元。

  除了智能手表,,蘋果進入的另一個競爭激烈的新興市場就是移動支付,。宣布移動支付Apple Pay時,蘋果公司股價飆升至當日的第二高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工作人員演示了Apple Pay,。加入了NFC(近場通信模塊)后,只要選擇“Apple ID已綁定”或者新添加的信用卡,,把手機往終端機上一靠,,用手指觸碰下home鍵,就可以通過指紋識別完成支付,,整個過程只用了幾秒鐘,。

  內地無緣首發(fā)

  與此同時,在大洋的另一端,,香港人劉恒(化名)并沒有繼續(xù)待在電腦前看完蘋果的新品發(fā)布會,,而是選擇第一時間注冊蘋果賬戶,并與自己最近剛升額度的24張信用卡進行綁定——這是他每次搶購iPhone之前必做的準備工作,。

  此前,,中國內地一直被認為是首批發(fā)售的熱門地區(qū),不少香港的水貨商覺得機會并不大,。然而“幸福來得如此突然”,,之前備受矚目的內地卻沒有進入iPhone 6首發(fā)名單,。

  劉恒看到官網消息后對此次iPhone充滿了期待,“每次都有機會,,這次自然不能錯過,。”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過去幾年,,他依靠著炒賣蘋果已經入賬20萬港元,,而這只是他的一份兼職而已。

  與興奮的劉恒相反,,不少國內運營商的市場部人士昨日的心情可謂是五味雜陳,。

  “事實上,我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都準備好了,,下一步怎么辦還需要內部進行討論。”面對首發(fā)地沒有內地,,一運營商內部人士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員工也在議論紛紛,感覺“被擺了一道”,。

  蘋果官網的消息顯示,,iPhone 6與iPhone 6 Plus將于2014年9月19日在美國、法國,、中國香港,、加拿大、德國,、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首發(fā),。內地市場的“缺位”讓此前已為蘋果新品忙活了個把月的運營商一頭霧水。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均已啟動iPhone 6網上預約,。截至昨日,北京移動預約用戶約7.2萬,、北京聯通預約用戶約1.5萬,、北京電信預約用戶為1.8萬。

  “公司已經為銷售iPhone 6做好了一切準備,,預熱程序也是按照市場規(guī)劃來的,。”某運營商內部人士王磊(化名)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于目前的狀況大家談論最多的原因就是需要等待工信部的一張許可證。

  言下之意,,入網許可證的難產導致了iPhone 6行貨遲遲無法露面。據本報記者了解,,根據工信部每月兩次發(fā)放許可證的管理,,“錯失”了月初獲得許可證的良機,至少也要等到月底才能獲頒許可證,。

  而酷派手機廠商內部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一般入網許可需要等待12個工作日,檢測報告出來后上傳工信部網站即可,,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并不是特別難的事情。已經在中國發(fā)布了數代產品的蘋果對于手機入網的規(guī)則和流程也非常清楚,,不太可能在時間和內容上出現問題,。

  由此,有運營商人士猜測,,主要的問題可能出現在產品的制式開放上,。“蘋果是全網手機,也就是每個運營商的制式都能夠使用,,不排除為了均衡各家運營商的發(fā)展利益,,而對其中的一些制式進行閹割。”

  而蘋果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為什么中國內地沒有被納入首發(fā)陣營”的回復為:我們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在中國首發(fā),。”但對于具體原因并無詳細解釋,。

  水貨商全力備戰(zhàn)

  內地國行的推遲讓不少香港的水貨商和零散炒貨商感到了機會。

  從蘋果香港官網提供的數據來看,,港版iPhone 6能夠支持內地三大運營商的制式,。

  從價格來看香港地區(qū)也較為具有優(yōu)勢。4.7英寸港版iPhone 6售價分別是5588,、6388和7188港元,,約合人民幣4425、5057以及5690元,。而5.5英寸版iPhone 6 Plus的售價則是6388,、7188以及8088港元,約合人民幣5057,、5690以及6400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位于香港中環(huán)國際金融中心的蘋果旗艦店發(fā)現,已經有不少人到店內向店員詢問iPhone 6何時到貨,。店員對記者表示,,樣機要9月19日才能到貨,如果真正要購買,,則要9月12日上網預約,,看能否抽中,。如果抽中可以到店內提取,每人限購兩部,。

  “無論哪個屏幕的iPhone,,都一定會引發(fā)一輪火熱的炒風,而且最初每部手機可以有5000至6000港元的水位(利潤),。”香港一名水貨商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他已經收到了超過50份訂單,有的客人更從一個月前就開始向他打探iPhone 6的消息,,并表示需要預訂,,而這些客人中,有一半來自內地,,剩余有來自俄羅斯,、日本、越南,、泰國等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訂單,。

  深圳華強北商人阿力(化名)也是來自內地的主要客源。阿力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深圳水貨渠道第一批訂貨價主要在1萬元左右,,多數訂單來自于深圳做配件的廠商以及模具開發(fā)廠商,其中只有少數是個人消費者,。

  “4.7英寸的應該會更好賣一些,,現在港版訂貨量還不算緊張,幾個版本的貨都可以從香港的批發(fā)公司里拿到,。”阿力認為,,蘋果新品初期貨源比較穩(wěn)定,價格一個月內可能會從1萬元下滑穩(wěn)定在7000元左右,,隨后的市場價格要看國行的上貨情況以及市場行情,。

  談及過去iPhone 5s的火熱銷售場面,上述水貨商人告訴記者,,當時他第一天收到了來自香港炒家的超過100部手機,,一個來自內地的客戶就要了80部,而此次他對新一代iPhone也非常有信心,。

  而劉恒也同樣樂觀,,他從iPhone 4開始,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炒賣iPhone的方法,,他通過申請不同銀行信用卡,,開設不同的蘋果賬戶,然后再借幾個送貨住址,在官網上不停下訂單,,在經過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和iPhone 5s的幾輪炒賣,,劉恒從中獲利達20萬港元,。

  然而,針對這類水貨客,,蘋果公司也有自己的辦法,自從iPhone 4s銷售后期,,蘋果公司就開始徹查蘋果賬戶,,如果發(fā)現是同一地址、同一姓名,,就會強制取消訂單,,這讓劉恒這類水貨客的日子變得越來越不好過,在最近的iPhone 5s銷售中,,劉恒僅僅賺了不到2萬港元,,這與iPhone 4時期的鼎盛時期無法相提并論。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