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解決方案 > 系統(tǒng)級 ESD 電路保護設計考慮因素

系統(tǒng)級 ESD 電路保護設計考慮因素

2012-12-19
關鍵詞: ESD TVS IEC 61000-4-2

引言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移動電子設備已成為我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觸摸技術的應用,讓我們能夠與這些設備進行更多的互動。它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靜電放電(ESD) 危險環(huán)境,,即人體皮膚對設備產生的靜電放電,。例如,,在使用消費類電子設備時,,在用戶手指和平板電腦USB 或者HDMI 接口之間會發(fā)生ESD,從而對平板電腦產生不可逆的損壞,,例如:峰值待機電流或者永久性系統(tǒng)失效,。

    本文將為您解釋系統(tǒng)級ESD 現(xiàn)象和器件級ESD 現(xiàn)象之間的差異,并向您介紹一些提供ESD 事件保護的系統(tǒng)級設計方法,。

系統(tǒng)級ESD保護與器件級ESD保護的對比

    IC 的ESD 損壞可發(fā)生在任何時候,,從裝配到板級焊接,再到終端用戶人機互動,。ESD 相關損壞最早可追溯到半導體發(fā)展之初,,但在20 世紀70 年代微芯片和薄柵氧化FET 應用于高集成IC 以后,它才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所有IC 都有一些嵌入式器件級ESD 結構,,用于在制造階段保護IC 免受ESD 事件的損壞。這些事件可由三個不同的器件級模型進行模擬:人體模型(HBM),、機器模型(MM) 和帶電器件模型(CDM),。HBM 用于模擬用戶操作引起的ESD 事件,MM 用于模擬自動操作引起的ESD 事件,,而CDM 則模擬產品充電/放電所引起的ESD 事件。這些模型都用于制造環(huán)境下的測試,。在這種環(huán)境下,,裝配、最終測試和板級焊接工作均在受控ESD 環(huán)境下完成,,從而減小暴露器件所承受的ESD 應力,。在制造環(huán)境下,IC 一般僅能承受2-kV HBM 的ESD 電擊,,而最近出臺的小型器件靜電規(guī)定更是低至500V,。

    盡管在廠房受控ESD 環(huán)境下器件級模型通常已足夠,但在系統(tǒng)級測試中它們卻差得很遠。在終端用戶環(huán)境下,,電壓和電流的ESD電擊強度要高得多,。因此,工業(yè)環(huán)境使用另一種方法進行系統(tǒng)級ESD 測試,,其由IEC 61000-4-2 標準定義,。器件級HBM、MM和CDM 測試的目的都是保證IC 在制造過程中不受損壞,;IEC 61000-4-2規(guī)定的系統(tǒng)級測試用于模擬現(xiàn)實世界中的終端用戶ESD事件,。

    IEC 規(guī)定了兩種系統(tǒng)級測試:接觸放電和非接觸放電。使用接觸放電方法時,,測試模擬器電極與受測器件(DUT) 保持接觸,。非接觸放電時,模擬器的帶電電極靠近DUT,,同DUT 之間產生的火花促使放電,。

    表1 列出了IEC 61000-4-2 標準規(guī)定的每種方法的測試級別范圍。請注意,,兩種方法的每種測試級別的放電強度并不相同,。我們通常在4級(每種方法的最高官方標稱級別)以上對應力水平進行逐級測試,直到發(fā)生故障點為止,。

1 接觸放電和非接觸放電方法的測試電平

器件級模型和系統(tǒng)級模型有一些明顯的區(qū)別,,表2 列出了這些區(qū)別。表2 中最后3個參數(shù)(電流,、上升時間和電擊次數(shù))需特別注意:

.       電流差對于ESD 敏感型器件是否能夠承受一次ESD 事件至關重要,。由于強電流可引起結點損壞和柵氧化損壞,8-kV HBM 保護芯片(峰值電流5.33A)可能會因2-kV IEC 模型電擊(峰值電流7.5A)而損壞,。因此,,系統(tǒng)設計人員不能把HBM 額定值同IEC 模型額定值混淆,這一點極為重要,。

.        另一個差異存在于電壓尖峰上升時間,。HBM 的規(guī)定上升時間為25ns。IEC 模型脈沖上升時間小于1ns,,其在最初3ns 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如果HBM 額定的器件需25ns 來做出響應,則在其保護電路激活以前器件就已被損壞,。

.        兩種模型在測試期間所用的電擊次數(shù)不同,。HBM僅要求測試一次正電擊和一次負電擊,而IEC 模型卻要求10 次正電擊和10 次負電擊,??赡艹霈F(xiàn)的情況是,,器件能夠承受第一次電擊,但由于初次電擊帶來的損壞仍然存在,,其會在后續(xù)電擊中失效,。圖1 顯示了CDM、HBM 和IEC 模型的ESD 波形舉例,。很明顯,,相比所有器件級模型的脈沖,IEC 模型的脈沖攜帶了更多的能量,。

2 器件級模型與IEC 系統(tǒng)級模型比較

 

1 器件級和IEC 模型的ESD 波形

TVS 如何保護系統(tǒng)免受ESD 事件的損害

    與ESD 保護集成結構不同,,IEC 61000-4-2 標準規(guī)定的模型通常會使用離散式獨立瞬態(tài)電壓抑制二極管,也即瞬態(tài)電壓抑制器(TVS),。相比電源管理或者微控制器單元中集成的ESD 保護結構,,獨立TVS 成本更低,并且可以靠近系統(tǒng)I/O 連接器放置,,如圖2 所示,。

2 系統(tǒng)級TVS 布局

    共有兩種TVS:雙向和單向(參見圖3)。TI TPD1E10B06 便是一個雙向TVS例子,,它可以放置在一條通用數(shù)據(jù)線路上,,用于系統(tǒng)級ESD 保護。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雙向和單向TVS 都為一個開路,,并在ESD 事件發(fā)生時接地。在雙向TVS 情況下,,只要D1 和D2 都不進入其擊穿區(qū)域,,I/O 線路電壓信號會在接地電壓上下擺動。當ESD 電擊(正或者負)擊中I/O 線路時,,一個二極管變?yōu)檎蚱?,而另一個擊穿,從而形成一條通路,,ESD 能量立即沿這條通路接地,。在單向TVS 情況下,只要D2 和Z1 都不進入其擊穿區(qū)域,,則電壓信號會在接地電壓以上擺動,。當正ESD電擊擊中I/O線路時,D1變?yōu)檎蚱?,而Z1 先于D2 進入其擊穿區(qū)域;通過D1 和Z1 形成一條接地通路,,從而讓ESD 能量得到耗散,。當發(fā)生負ESD 事件時,,D2 變?yōu)檎蚱茫珽SD能量通過D2接地通路得到耗散,。由于D1 和D2 尺寸可以更小,、寄生電容更少,單向二極管可用于許多高速應用,;D1 和D2 可以“隱藏”更大的齊納二極管Z1(大尺寸的原因是處理擊穿區(qū)域更多的電流),。

3 雙向和單向TVS

系統(tǒng)級ESD 保護的關鍵器件參數(shù)

    圖4 顯示了TVS 二極管電流與電壓特性的對比情況。盡管TVS 是一種簡單的結構,,但是在系統(tǒng)級ESD 保護設計過程中仍然需要注意幾個重要的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包括擊穿電壓VBR、動態(tài)電阻RDYN,、鉗位電壓VCL 和電容,。

4 TVS 二極管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擊穿電壓

    正確選擇TVS 的第一步是研究擊穿電壓(VBR)。例如,,如果受保護I/O 線路的最大工作電壓VRWM 為5V,,則在達到該最大電壓以前TVS 不應進入其擊穿區(qū)域。通常,,TVS 產品說明書會包括具體漏電流的VRWM,,它讓我們能夠更加容易地選擇正確的TVS。否則,,我們可以選擇一個VBRmin大于受保護I/O 線路VRWM 幾伏的TVS,。

動態(tài)電阻

   ESD 是一種極速事件,也就是幾納秒的事情,。在如此短的時間內,,TVS 傳導接地通路不會立即建立起來,并且在通路中存在一定的電阻,。這種電阻被稱作動態(tài)電阻(RDYN),,如圖5 所示。

5 ESD 電流放電通路

    理想情況下,,RDYN 應為零,,這樣I/O 線路電壓才能盡可能地接近VBR;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RDYN 的最新工業(yè)標準值為1 Ω或者1 Ω 以下。利用傳輸線路脈沖測量技術可以得到RDYN,。使用這種技術時,,通過TVS 釋放電壓,然后測量相應的電流,。在得到不同電壓的許多數(shù)據(jù)點以后,,便可以繪制出如圖6一樣的IV 曲線,,而斜線便為RDYN。圖6 顯示了TPD1E10B06 的RDYN,,其典型值為~0.3 Ω,。

6 TPD1E10B06 IV 特性

鉗位電壓

    由于ESD是一種極速瞬態(tài)事件,I/O 線路的電壓不能立即得到箝制,。如圖7 所示,,根據(jù)IEC 61000-4-2 標準,數(shù)千伏電壓被箝制為數(shù)十伏,。如方程式1 所示,,RDYN 越小,鉗位性能也就越好:

    其中,,IPP 為ESD 事件期間的峰值脈沖電流,,而Iparasitic 為通過TVS 接地來自連接器的線路寄生電感。

7 8Kv 接觸放電的ESD 事件鉗位

    把鉗位電壓波形下面的區(qū)域想像成能量,。鉗位性能越好,,受保護ESD敏感型器件在ESD事件中受到損壞的機率也就越小。由于鉗位電壓很小,,一些TVS可承受IEC模型的8kV接觸式放電,,但是“受保護”器件卻被損壞了。

電容

    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TVS為一個開路,,并具有寄生電容分流接地。設計人員應在信號鏈帶寬預算中考慮到這種電容,。

結論

    由于IC 工藝技術節(jié)點變得越來越小,,它也越來越容易受到ESD 損壞的影響,不管是在制造過程還是在終端用戶使用環(huán)境下,。器件級ESD 保護并不足以在系統(tǒng)層面為IC 提供保護,。我們應在系統(tǒng)級設計中使用獨立TVS。在選擇某個TVS 時,,設計人員應注意一些重要參數(shù),,例如:VBR、RDYN,、VCL 和電容等,。

參考文獻

《系統(tǒng)級ESD/EMI保護設計指南》www.ti.com/lit/SSZB130B

相關網(wǎng)站

ESD解決方案:http://www.ti.com.cn/product/cn/TPD1E10B06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