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設計應用 > 利用PCB散熱的要領與IC封裝策略
利用PCB散熱的要領與IC封裝策略
摘要: 表面貼裝IC封裝依靠印刷電路板(PCB)來散熱,。一般而言,PCB是高功耗半導體器件的主要冷卻方法,。一款好的PCB散熱設計影響巨大,,它可以讓系統(tǒng)良好運行,也可以埋下發(fā)生熱事故的隱患,。謹慎處理PCB布局,、板結構和器件貼裝有助于提高中高功耗應用的散熱性能。
關鍵詞: IC PCB 散熱
Abstract:
Key words :

  引言

  半導體制造公司很難控制使用其器件的系統(tǒng),。但是,,安裝IC的系統(tǒng)對于整體器件性能而言至關重要。對于定制 IC 器件來說,,系統(tǒng)設計人員通常會與制造廠商一起密切合作,,以確保系統(tǒng)滿足高功耗器件的眾多散熱要求。這種早期的相互協(xié)作可以保證 IC 達到電氣標準和性能標準,,同時保證在客戶的散熱系統(tǒng)內正常運行,。許多大型半導體公司以標準件來出售器件,制造廠商與終端應用之間并沒有接觸,。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使用一些通用指導原則,來幫助實現(xiàn)一款較好的 IC 和系統(tǒng)無源散熱解決方案,。

  普通半導體封裝類型為裸焊盤或者 PowerPADTM 式封裝,。在這些封裝中,芯片被貼裝在一個被稱作芯片焊盤的金屬片上,。這種芯片焊盤在芯片加工過程中對芯片起支撐作用,,同時也是器件散熱的良好熱通路。當封裝的裸焊盤被焊接到 PCB 后,,熱量能夠迅速地從封裝中散發(fā)出來,,然后進入到 PCB 中。之后,,通過各 PCB 層將熱散發(fā)出去,,進入到周圍的空氣中,。裸焊盤式封裝一般可以傳導約 80% 的熱量,這些熱通過封裝底部進入到 PCB,。剩余 20% 的熱通過器件導線和封裝各個面散發(fā)出去,。只有不到 1% 的熱量通過封裝頂部散發(fā)。就這些裸焊盤式封裝而言,,良好的 PCB 散熱設計對于確保一定的器件性能至關重要,。

Fig. 1: PowerPAD design showing thermal path

  可以提高熱性能的 PCB 設計第一個方面便是 PCB 器件布局。只要是有可能,,PCB 上的高功耗組件都應彼此隔開,。這種高功耗組件之間的物理間隔,可讓每個高功耗組件周圍的 PCB 面積最大化,,從而有助于實現(xiàn)更好的熱傳導,。應注意將 PCB 上的溫度敏感型組件與高功耗組件隔離開。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高功耗組件的安裝位置都應遠離 PCB 拐角,。更為中間的 PCB 位置,可以最大化高功耗組件周圍的板面積,,從而幫助散熱,。圖 2 顯示了兩個完全相同的半導體器件:組件 A 和 B。組件A 位于 PCB 的拐角處,,有一個比組件 B 高 5% 的芯片結溫,因為組件 B 的位置更靠中間一些,。由于用于散熱的組件周圍板面積更小,,因此組件 A 的拐角位置的散熱受到限制。

圖 2 組件布局對熱性能的影響,。PCB 拐角組件的芯片溫度比中間組件更高

  第二個方面是PCB的結構,,其對 PCB 設計熱性能最具決定性影響的一個方面。一般原則是:PCB 的銅越多,,系統(tǒng)組件的熱性能也就越高,。半導體器件的理想散熱情況是芯片貼裝在一大塊液冷銅上。對大多數(shù)應用而言,,這種貼裝方法并不切實際,,因此我們只能對 PCB 進行其他一些改動來提高散熱性能。對于今天的大多數(shù)應用而言,,系統(tǒng)總體積不斷縮小,,對散熱性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更大的 PCB,,其可用于熱傳導的面積也就越大,,同時也擁有更大靈活性,,可在各高功耗組件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

  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都要最大化 PCB 銅接地層的數(shù)量和厚度,。接地層銅的重量一般較大,它是整個 PCB 散熱的極好熱通路,。對于各層的安排布線,,也會增加用于熱傳導的銅的總比重。但是,,這種布線通常是電熱隔離進行的,,從而限制其作為潛在散熱層的作用。對器件接地層的布線,,應在電方面盡可能地與許多接地層一樣,,這樣便可幫助最大化熱傳導。位于半導體器件下方 PCB 上的散熱通孔,,幫助熱量進入到 PCB 的各隱埋層,,并傳導至電路板的背部。

 

  對提高散熱性能來說,,PCB 的頂層和底層是“黃金地段”,。使用更寬的導線,在遠離高功耗器件的地方布線,,可以為散熱提供熱通路,。專用導熱板是 PCB 散熱的一種極好方法。導熱板一般位于 PCB 的頂部或者背部,,并通過直接銅連接或者熱通孔,,熱連接至器件。內聯(lián)封裝的情況下(僅兩側有引線的封裝),,這種導熱板可以位于 PCB 的頂部,,形狀像一根“狗骨頭”(中間與封裝一樣窄小,遠離封裝的地方連接銅面積較大,,中間小兩端大),。四側封裝的情況下(四側都有引線),導熱板必須位于 PCB 背部或者進入 PCB 內,。

圖 3 雙列直插式封裝的“狗骨頭”形方法舉例

  增加導熱板尺寸是提高 PowerPAD 式封裝熱性能的一種極好方法,。不同的導熱板尺寸對熱性能有極大的影響。以表格形式提供的產品數(shù)據(jù)表單一般會列舉出這些尺寸信息,。但是,,要對定制 PCB 增加的銅所產生影響進行量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利用一些在線計算器,,用戶可以選擇某個器件,,然后改變銅墊尺寸的大小,便可以估算出其對非 JEDEC PCB 散熱性能的影響,。這些計算工具,,突出表明了 PCB 設計對散熱性能的影響程度。對四側封裝而言,,頂部焊盤的面積剛好小于器件的裸焊盤面積,,在此情況下,隱埋或者背部層是實現(xiàn)更好冷卻的首先方法,。對于雙列直插式封裝來說,,我們可以使用“狗骨頭”式焊盤樣式來散熱。

  最后,,更大 PCB 的系統(tǒng)也可以用于冷卻,。螺絲散熱連接至導熱板和接地層的情況下,用于安裝 PCB 的一些螺絲也可以成為通向系統(tǒng)底座的有效熱通路,??紤]到導熱效果和成本,螺絲數(shù)量應為達到收益遞減點的最大值,。在連接至導熱板以后,,金屬 PCB 加強板擁有更多的冷卻面積。對于一些 PCB 罩有外殼的應用來說,,型控焊補材料擁有比風冷外殼更高的熱性能,。諸如風扇和散熱片等冷卻解決方案,也是系統(tǒng)冷卻的常用方法,,但其通常會要求更多的空間,,或者需要修改設計來優(yōu)化冷卻效果。

  要想設計出一個具有較高熱性能的系統(tǒng),,光是選擇一種好的IC 器件和封閉解決方案還遠遠不夠。IC 的散熱性能調度依賴于 PCB,,以及讓 IC 器件快速冷卻的散熱系統(tǒng)的能力大小,。利用上述無源冷卻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系統(tǒng)的散熱性能,。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