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解決方案 > 電源設計小貼士 40:非隔離式電源的共模電流

電源設計小貼士 40:非隔離式電源的共模電流

Robert Kollman,德州儀器 (TI)
2011-11-30

    非隔離式電源共模電流可能成為一個電磁干擾(EMI) 源,您是否曾經(jīng)消除過它呢,?在一些高壓電源中,,例如:LED 燈泡所使用的電源,您可能會發(fā)現(xiàn)您無法消除它們,。經(jīng)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非隔離式電源與隔離式電源其實并沒有什么兩樣。開關節(jié)點接地寄生電容,,產(chǎn)生共模電流,。

    圖1 是一個 LED 電源的示意圖,其顯示了該降壓調(diào)節(jié)器中共模電流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原因就是開關節(jié)點接地電容,。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小的一點電容,,仍會產(chǎn)生問題,。CISPR B 類(適用于住宅設備)輻射規(guī)定允許 1 MHz下 46 dBuV (200 uV)信號的 50 電源阻抗。這也就是說,,僅允許 4 uA的電流,。如果轉換器在 100 kHz下對 Q2漏極的 200 Vpk-pk方波進行開關操作,則基準電壓約為 120伏峰值,。由于諧波隨頻率降低而成比例下降,,因此 1MHz 下會有約 9 Vrms。我們可以利用它來計算允許電容,,得到約 0.1pF,,即 100 fF(相當于 1 MHz下 2 兆歐阻抗),其為這個節(jié)點完全可能的電容量,。另外,,還存在電路接地其余部分的電容,其為共模電流提供了一條返回通路,,如1所示 C_Stray2,。

1 100 fF的開關節(jié)點電容卻產(chǎn)生了EMI 問題

    在 LED 燈應用中,沒有基底連接,,只有熱和絕緣,,因此共模 EMI 濾波便成為問題。這是因為電路為高阻抗,。它可以由一個與 2 兆歐容抗串聯(lián)的 9 Vrms電壓源表示(如2所示),,無法增加阻抗來減少電流。要想降低 1MHz 下的輻射,您需要降低電壓,,或者減小寄生電容,。降低電壓共有兩種辦法:顫動調(diào)諧或者上升時間控制。顫動調(diào)諧通過改變電源的工作頻率來擴展頻譜范圍,。

2 100 fF可導致超出EMI 限制

     要討論顫動調(diào)諧,,首先請閱讀《電源設計小貼士8》(2009 年 2 月)。上升時間控制通過降低電源的開關速度來限制高頻譜,,最適合解決 10MHz 以上的 EMI 問題,。減小開關節(jié)點的寄生電容很容易,只需最小化蝕刻面積或者使用屏蔽材料,。該節(jié)點到整流電源線路的電容,,不會形成共模電流,因此您可以將導線埋入多層型印制線路板(PWB),,從而減少大量不需要的電容,。但是,您無法徹底消除它,,因為 FET 漏極和電感仍然余留有電容,。2 給出了一幅曲線圖,引導您逐步計算 EMI 頻譜,。第一步是計算電壓波形(紅色)的頻譜,。通過計算漏電壓波形的傅里葉級數(shù),或者只需計算基本分量然后對包線取近似值(1除以調(diào)和數(shù)和基本分量),,便可完成上述計算,。在高頻完成進一步的調(diào)節(jié)(1/ (pi *上升時間)),如7MHz以上頻率所示,。下一步,,用該電壓除以寄生電容的電抗。有趣的是,,低頻輻射為扁平穩(wěn)定狀態(tài),,直到頻率穿過由上升時間設定的極點為止。最后,,CISPR B 類規(guī)定也被繪制成圖,。僅 0.1 pF的寄生電容和一個高壓輸入,輻射就已接近于規(guī)定值,。

    EMI 問題也存在于更高的頻率,,原因是輸入線路傳輸共振引起的電路共振和輻射。共模濾波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在 C_Stray2存在大量的電容,。例如,,如果電容大小為 20 pF,則其在 5MHz 下阻抗低于 2 K-Ohms,。我們可以在電路和50Ohm測試電阻器之間增加阻抗足夠高的共模電感,,以降低測得輻射。更高頻率時,,也是如此,。

    總之,使用高壓,、非隔離式電源時,共模電流會使 EMI 輻射超出標準規(guī)定,。在一些雙線式設計中(無基底連接),,解決這個問題尤其困難,因為有許多高阻抗被包含在內(nèi),。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最小化寄生電容,,并對開關頻率實施高頻脈動。頻率更高時,,電路其余部分的分散電容的阻抗變小,,因此共模電感可以同時降低輻射發(fā)射和傳導發(fā)射。

    下次,,我們將討論 DDR 內(nèi)存的電源,,敬請期待。

    如欲了解本文及其它電源解決方案的更多詳情,,敬請訪問:www.ti.com.cn/power,。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