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PTN從實驗室走向成熟并規(guī)模商用,同時PTN已經形成了從上游芯片供應到下游設備制造的成熟產業(yè)鏈,;2011年之后,,PTN將迎來飛速發(fā)展,。
近日,中移動PTN三期集采終于揭開面紗:烽火通信綜合排名第一,,華為(微博),、中興、上海貝爾,、愛立信(微博)共同入圍,,新建PTN網絡全部采用烽火的設備,擴容網絡則由5家廠商共同承擔,。
據中移動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員李晗博士介紹:“目前,,中國移動(微博)已建設3G基站21.4萬,并全部實現分組化,。預計明年將實現30萬3G基站,,今后3~4年之內,中移動將保持每年13萬端左右的擴容需求,。”
PTN解決移動三大需求
在2009年以前,,中移動城域傳送網主要選用SDH(同步數字體系)/MSTP(多業(yè)務傳送平臺)網絡,提供強大的OAM(操作,、管理和維護)和保護,。
伴隨移動互聯網、IMS,、LTE等業(yè)務的蓬勃發(fā)展,,大量的視頻和數據IP化業(yè)務的不斷涌現,基于SDH/MSTP的城域傳送網面臨巨大挑戰(zhàn),。首先,,業(yè)務的多樣化、IP化和寬帶化要求傳送網提升傳輸效率,。大量新IP業(yè)務的出現,,使得城域傳送網由承載2ME1接口和155MSTM-1接口的TDM業(yè)務逐漸向承載10M/100M/1000MbFE/GE接口的IP業(yè)務轉型,以TDM電路交換為內核的傳送技術需向以IP分組交換為內核的傳送技術演進,。
其次,,TD-SCDMA/TD-LTE基站間空口存在精確時鐘和時間同步需求。中移動研究院王磊博士介紹:“目前TD系統(tǒng)通過GPS實現基站間時間同步的方式天饋施工難度大,、成本高,。此外還存在安全性低(GPS是由美國軍事部門部署和管控)問題,因此需考慮由城域傳送網提供同步信號傳送能力,。”
第三,,各類基站和各類客戶對網絡的電信級要求不同。SDH/MSTP技術為所有業(yè)務都提供高QoS,不能按照業(yè)務優(yōu)先級區(qū)分QoS來滿足各類業(yè)務的差異化要求,,而烽火PTN設備已經可以做到8級QoS隊列,,完全能滿足中移動QoS區(qū)分的要求。
2009年,,中移動首次集采PTN,,確定采用PTN建設城域分組傳送網以滿足網絡IP化的需求。
等待更多認可
據統(tǒng)計,,中移動已在全國近350個地市部署了33.8萬端PTN設備,,為各類基站(2G、TD-SCDMA及未來TD-LTE)提供回傳(Backhaul),、為各類客戶(主要是重要集團客戶)提供語音,、數據、視頻等業(yè)務的綜合承載,、近期也可為PON等寬帶接入網提供城域傳送和匯聚,。
不過,中移動目前尚未公布分配具體份額,。據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動此次集采不會公布具體份額,。據悉,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已經基本完成覆蓋全國的PTN網絡建設,,所以本次集采的主要目的是擴容,新建的省份則包括西部幾個主要城市,。
2009年至今,,中移動一手推動了PTN產業(yè)的發(fā)展。此外,,中國聯通(微博)也是PTN的積極推動者,,并積極參與PTN的技術研究、標準制定等工作,。目前,,中國聯通已經啟動了兩批商用試點,15個重點一線城市,,部署試商用PTN產品1萬端,。烽火通信光網絡產品線技術總監(jiān)張賓介紹:“中國聯通已建成WCDMA基站26.8萬個,其中50%以上分布在缺乏固網寬帶資源的南方地區(qū),,這些地區(qū)需要建設PTN城域網,。預計不久還將有更大規(guī)模的部署。”
目前,,對于采用何種技術實現基站回傳,業(yè)內仍然存在爭論,除中移動外,,中電信和中聯通仍然沒有公布最終的技術方案,。但由于目前CC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已經完善了PTN的標準,因此外界預計運營商的最終技術選擇與PTN不會有太多區(qū)別,。中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也表示:“最簡單,、便宜、與維護體系兼容的方案是增強3層功能的PTN,。”
國際需求旺盛
伴隨著國內的發(fā)展,,PTN也在國際多處開花。如沃達豐,、Telefonica,、Orange、DT,、韓國SKT,、日本軟銀SBB等多家大T均部署了PTN商用或實驗網絡。華為,、中興,、阿朗已累計出口PTN設備超過13.76萬端。而且,,目前嘗試使用PTN的國際運營商越來越多,。
然而有機遇的地方,從來都不缺少挑戰(zhàn),。PTN是由傳輸廠商提出的技術,,主要應用于移動回傳,實現基站分組化,,在2010年就已經形成了從上游芯片供應到下游設備制造的成熟產業(yè)鏈,。
不過移動回傳這塊蛋糕太大了,HeavyReading近期做出統(tǒng)計:2011年全球實現分組化的基站為52萬,,2013年預計可達到140萬,。為了爭奪這塊市場,由數據通信廠商提出的路由器方案近年來也在加速完善,。
2008年,,標準組織IETF從ITU-T的手中爭取到了PTN的核心技術MPLS-TP標準的開發(fā)主導權,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Y.1731(PTN中最關鍵的OAM標準)進度的拖延,,同時加緊G.8113.2標準(BFD擴展OAM標準,,純路由器方案的主要標準)的制定進程。目前兩項標準的進程已經基本持平,。
不過,,目前來看,,路由器方案要應用于移動回傳還需1~2年的時間來簡化設備架構。今年12月,,兩大勢力將在ITUSG16會議中就標準問題進行最終商議,。李晗表示:“我們希望,這兩個標準都能通過,,或者都不通過,。不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PTN在國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