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市場分析 > ARM:移動互聯步入平臺化競爭時代

ARM:移動互聯步入平臺化競爭時代

2011-11-01

  移動互聯市場,,ARM在處理器和其它關鍵模塊方面都占據著領先地位,。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內核,越來越高的主頻,,越來越強勁的性能,,都推動著ARM架構在移動互聯世界里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日前,,ARM中國區(qū)移動業(yè)務市場經理王駿超接受記者采訪,,暢談了移動互聯市場的變化與ARM的市場戰(zhàn)略。

  ARM移動互聯市場布局

  在入門級手機方面,,ARM提供Cortex-A5處理器,,它與ARM11性能類似,,但在功耗效率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手機廠商廣為使用的高通MSM7225A/27A芯片,正是基于這一內核,。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會有大量基于Cortex-A5的智能手機出貨。

  由于高端智能手機對性能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因此ARM處理器平臺正在轉向雙核cortex-A9的架構設計,,號稱“安卓第一機”的三星Galaxy S II高端智能手機便內置了雙核cortex-A9處理器和Mali-400圖形處理器。預計明年年底,,首款四核Cortex-A15處理器將問世,,與之配套的Mali-T600可支持OpenCL以及Microsoft Direct X,,這將成為ARM下一代SoC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核心。據王駿超介紹,,為滿足智能手機日益提高的性能需求,,未來的大趨勢是基帶部分支持LTE,應用處理器與圖形處理器共同實現PC桌面級用戶體驗,,Cortex-A15與Mali-T600的組合完全可實現上述目標,。

  在處理器功耗方面, ARM一直都堅持通過多核,、或者大小核異構化配置來獲得優(yōu)勢,,而不單純依靠工藝的提升。王駿超表示,,對合作伙伴來講,,這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新的工藝意味著投資會成倍上漲,,并最終轉嫁給OEM廠商和消費者,。但這并不意味ARM的生產工藝和對手存在很大差距,目前,,ARM已經與TSMC,、IBM共同研發(fā)測試20nm芯片。

  據ARM的產品路線圖,,多核應用將成為移動互聯的一個趨勢,。有基于此,編程工作是否會成為ARM與其合作伙伴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王駿超坦言,,無論是Windows CE或是Android,操作系統(tǒng)應該承擔起更多任務,。同時,,ARM會在多核軟件編程方面為用戶提供必要的培訓。

  從平臺出發(fā)滿足新需求

  面對移動互聯市場出現的新變化,,王駿超認為平臺化是最顯著的趨勢,,目前,整機廠商已經在多個領域用ARM內核來進行平臺化,。就Cortex-A9的授權經驗來看,,廠商不僅將其用于手機,還覆蓋了平板電腦,、機頂盒,、數字電視,甚至基站和服務器設備等領域,。究其原因,,王駿超認為,,使用多個平臺,不論是研發(fā),、維護還是軟件設計,,都會帶來更大的成本開支。

  去年,,ARM聯合行業(yè)領袖成立Linaro組織,,共同在Linux Kernel和中間件方面完成開源軟件的優(yōu)化,從而幫助許多廠商省去底層優(yōu)化工作,,解決了ARM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重復投入造成的資源浪費,。王駿超表示,ARM希望與所有的操作系統(tǒng)廠商展開合作,,共同探討在ARM平臺上進行軟件平臺的優(yōu)化,,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這一組織的研究成果。

  “移動互聯時代其實就是一個平臺化的過程,,而ARM的商業(yè)模式非常適合這一趨勢,。”王駿超解釋道,“ARM提供基礎架構給授權廠商,,將二次開發(fā)的空間留給客戶,,這樣一來,芯片設計,、制造和整機生產廠商擁有各自的利潤空間,。這種模式能夠調動眾多合作伙伴的積極性,既使得 ARM 技術獲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制造,、軟件的支持,又使整個系統(tǒng)成本降低,,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更具有競爭力。平臺化趨勢使得ARM內核的市場占有率迅速上升,,迎來了更多的市場機遇,。未來,ARM將繼續(xù)從平臺的角度出發(fā),,去滿足移動互聯的新需求,。”(張慧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