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設計應用 > 什么是PN結及半導體基礎知識
什么是PN結及半導體基礎知識
摘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或用到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的性質是各不相同的。有些物體,,如鋼、銀、鋁、鐵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我們稱它們?yōu)閷w,。相反,,有些物體如玻璃,、橡皮和塑料等不易導電,,我們稱它們?yōu)榻^緣休(或非導體)。還有一些物體,,如鍺,、硅、砷化稼及大多數(shù)的金屬氧化物和金屬硫化物,,它們既不象導體那樣容易導屯,,也不象絕緣體那樣不易導電,而是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我們把它們叫做半導體,。絕大多數(shù)半導體都是晶體,它們內部的原子都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著,。因此,,人們往往又把半導體材料稱為晶體,這也就是晶體管名稱的由來(意思是用晶體材料做的管子),。
關鍵詞: 半導體 PN 晶體管
Abstract:
Key words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或用到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的性質是各不相同的,。有些物體,如鋼、銀,、鋁,、鐵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我們稱它們?yōu)閷w,。相反,有些物體如玻璃,、橡皮和塑料等不易導電,,我們稱它們?yōu)榻^緣休(或非導體)。還有一些物體,,如鍺,、硅、砷化稼及大多數(shù)的金屬氧化物和金屬硫化物,,它們既不象導體那樣容易導屯,,也不象絕緣體那樣不易導電,而是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我們把它們叫做半導體" title="半導體">半導體,。絕大多數(shù)半導體都是晶體,它們內部的原子都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著,。因此,,人們往往又把半導體材料稱為晶體,這也就是晶體管" title="晶體管">晶體管名稱的由來(意思是用晶體材料做的管子),。

    物體的導電性能常用電阻率來表示,。所謂電阻率,就是某種物體單位長度及單位截面積的體積內的電阻值,。電阻率越小,,越容易導電;反之,,電阻率越大,,越難導電。

    導體,、絕緣體的電阻率值隨溫度的影響而變化很小,。但溫度變化時,半導體的電阻率變化卻很激烈,;每升高1℃,,它的電阻率下降達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不僅如此,,當溫度較高時,,整體電阻甚至下降到很小,以致變成和導體一樣。

    在金屬或絕緣體中,,如果雜質含量不超過干分之一,,它的電阻率變化是微不足道的。但半導體中含有雜質時對它的影響卻很大,。以鍺為例,,只要含雜質一千萬分之一,電阻率就下降到原來的十六分之一,。

    鍺是典型的半導體元素,,是制造晶體管的一種常用材料(注:當前的半導體元器件生產以硅Silicon材料為主)。現(xiàn)以鍺為例來說明如何會在半導體內產生電流,、整流性能和放大性能

,。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任何物質都是由原了構成的,。原子中間都有一個原子核和者圍繞原子核不停地旋轉酌電子,。不同元素的原子所包含的電子數(shù)目是不同的。蔗原子的原子核周圍有32個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動,。原子核帶有正電荷.電子帶有負電荷;正電荷的數(shù)量剛好和全部電子的負電荷數(shù)量相等,,所以在平時鍺原子是中性的,。

 

    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和地球圍繞太陽遠行相似,。在核的引力作用下,,電子分成幾層按完全確定的軌道運行,而且各層所能容納的電子數(shù)日也有一定規(guī)律,。如圖所示:在鍺原子核周圍的32個電子組成四層環(huán),圍繞原子核運動,。從里往外數(shù),,第一層環(huán)上有2個電子,其余依次為8,、18,、4個電子。凡是環(huán)上的電子數(shù)為2,、8,、18時.這些環(huán)上的電子總是比較穩(wěn)定的。若環(huán)上的電子數(shù)不等于以上各數(shù)時,,這些環(huán)上的電子總是不太穩(wěn)定,。

    因此,鍺原子結構中,第一,、二,、三層的電于是穩(wěn)定的,只有第四層(即最外一“層)的4個電于是不穩(wěn)定的,。因最外一層的電子沒有填滿到規(guī)定的數(shù)目,。我們把最外一層的電子叫做價電子。一般來說,,最外層有幾個價電子,,其原子價就為幾。鍺的最外層有4個價電子,,所以鍺的原子價為4,。

    受外界作用,環(huán)上的電子可以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力而脫離原子,,自由活動成為自由電子,。這些自由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產生空間運動,,就形成了電流,。可以想像,,由于最外層的價電子離核比較遠,,所受引力最小,所以最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形成自由電子,。因此,,從導電性能看,價電子是很重要的,。我們所說的鍺元素就是依靠它最外層的4個價電子進行導電的,。  

     鍺晶體內的原子很整齊的排列著。各個原子間有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每個原子除了吸引自己的價電子外,,還吸引相鄰原子的價電子。因此,,兩個相鄰原子的價電子便成對地存在,。這一對電子同時受這兩個原子核的吸引,為它們所“共有”,。這兩個相鄰原子也通過這個電子對被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電子對就好像起了鍵(聯(lián)結)的作用,,我們叫它共價鍵,。每一個鍺原子以其4個價電子與其他4個鍺原子的價電子組成4個共價鍵而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在理想情況下,鍺晶體中所有的價電子都織成了電子對,,因此沒有自由電子,,這時鍺晶體是不易導電的。
 
    但在外力作用下,,如受溫度變化,,其中可能會有一個價電子脫離鍵的束縛,掙脫共價鍵而跳出來,,成為自由電子,。這時共價鍵中出現(xiàn)了一個空位,我們把這個空位叫做空穴,。由于原子本身正電荷和負電荷相等,,故原子失去了電子后,整個原子就帶正電荷,,稱為正離子,。正離子容易吸引相鄰原子的價電子來填補,電子離開后所留下的空位,,使相鄰原子中又出現(xiàn)空穴,,而這個新出現(xiàn)的空穴,又可能為別的電子去填充,。電子這樣不斷地填充空穴,,就使空穴的位置不斷地在原子問轉移??昭ǖ霓D移,,實際上也是電子(電荷)的運動,所以也就形成電流,,這叫做空穴流,。而原來失去的屯子,在晶體中運動,,形成了電子流,。為了便于敘述,今后就認為空穴在運動,,而且把它當作一個正電荷來看(實際上是空穴所在的原子呈現(xiàn)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電量)。由于空穴和電子都帶有電荷,,它們的運動都形成電流,,所以就統(tǒng)稱它們?yōu)檩d流子。

    一塊不含有雜質的,、品格完整的半導體叫做本征半導體,。因為它品格完整,,如果有一個電子從共價鍵中釋放出來,必定留下一個空眾,。所以本征半導體中電子和空眾總是成對地出現(xiàn),,它們的數(shù)日相等,稱為電子一空穴對,。在常溫下,,由于熱運動的結果,在本征半導體中會產生一定數(shù)量的電子一空穴對,,形成電子流和空穴流,,總的電流是兩者之和。如沒有外界電場作用,,電子和空穴的這種運動是雜亂無章的,,電子流和空穴流方向也是不定的,結果互相抵消,,沒有凈電流出現(xiàn),。但在電場作用下,這種半導體兩端就出現(xiàn)電壓,,電子向正端方向運動,,空穴向負端方向運動,形成了定向電流,,半導體內就產生電流了,。本征半導體因電場作用而產生的導電現(xiàn)象就叫本征導電。

    通常,,我們很少見到本征半導體,,大多遇到的都是P型半導體或N型半導體。 
 
    前面說過,,半導體中加進了雜質,,電阻率就大大降低。這是因為加進雜質后,,空穴和電子的數(shù)目會大大增加,。例如,在鍺晶休中摻入很少一點三價元素銦,,由于銦的價電子只有三個,,滲入鍺晶體后,它的三個價電子分別和相鄰的三個鍺原子的價電子組成共價鍵,,而對相鄰的第四個鍺原子,,它沒有電于拿出來和這個鍺原子“共有”了,這就留下了一個空穴(見圖1一3(c)),。因為摻入了少量的雜質銦,,就會出現(xiàn)很多空穴,;這是因為即使是少量的,里面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卻不少,。雜質半導體中空穴和電子數(shù)目不相等,,在電場作用下,空穴導電是主要的,,所以叫空穴型半導體或者說是P型半導體,。換句話說,P型或空穴型半導體內是有剩余空穴的,,摻入的雜質提供了剩余空穴,。在P型半導體中,空穴是多數(shù),,所以稱空穴為多數(shù)載流子,;電子數(shù)目少,就叫少數(shù)裁流子,。滲入的雜質能產生空穴接受電子,,我們叫這種雜質為受主雜質。

    如果把五價元素砷摻入鍺晶體中,,砷原子中有5個價電于,,它和四個鍺原子的價電子組成共價鍵后,留下一個剩余電子,,這個剩余電子就在晶體中到處游蕩,,在外電場作用下形成定向電子流。摻入少量的砷雜質就會產生大量的剩余電子,,所以稱這種半導體為電子型半導體或N型半導體,。在這種半導體中有剩余電子,這時電子是多數(shù)載流子,,而空穴是少數(shù)載流子,。因為砷是施給剩余電子的雜質,所以叫做施主雜質,。

    如果沒有外電場的作用,,不論N型或P型半導體,它們的載流子運動是無規(guī)則的,,因此,,不會形成電流

 

    把一塊P型半導休和N型半導體緊密聯(lián)接在一起時(實際上只能用化學方法將兩個原來獨立的鍺片合在一起).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即在它們的兩端加上適當?shù)碾妷簳r,,會產生單向導電觀象。因為這時在它們的交界面上形成了一個所謂P—N結的結構,,單向導電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這一薄薄的P—N結中,。P—N結是晶體管的基礎,它是由擴散形成的,。

 

    我們知道,,P型半導體內空穴是多數(shù)載流子,即空穴的濃度大,;而N型半導體內電子是多數(shù)載流予,,電子的濃度大。二者接觸之后,,由于在P型區(qū)和N型區(qū)內電子濃度不同,,N型區(qū)的電子多,就向P型區(qū)擴散,,擴散的結果如圖1—4(b)所示,。N型區(qū)薄層I中部分電子擴散到P型區(qū)去,薄層I便因失去電于而帶正電,。另一方面,,P型區(qū)的空穴多,也會向空穴濃度小的N型區(qū)擴散,,結果一部分空穴從薄層I向P(型區(qū)擴散,,使薄層Ⅱ帶負電。

    電于和空穴的擴散是同時進行的,,總的結果,,P型區(qū)薄層Ⅱ流走了空災,流進了電子,,所以帶負電,,而N型區(qū)的薄層I流走了電子,流進了空穴,,因而帶正電,,而且隨著擴散現(xiàn)象的繼續(xù)進行,薄層逐漸變厚,,所帶的電量也逐漸增加,。不過,這種擴散現(xiàn)象不會無休止的進行下去,;當擴散進行到一定程度后,,薄層Ⅱ帶了很多負電,從N型區(qū)向P型區(qū)擴散的電子總數(shù)因電子受到它的排斥不再繼續(xù)增加,;同樣道理,,從P型區(qū)向N型區(qū)擴散的空災總數(shù)也不再增加。于是擴散似乎不再繼續(xù),,而達到所謂“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這時P—N結也就形成了,。

    所謂P—N結,就是指薄層I和Ⅱ所構成的帶電結構,。因為它能阻止電子和空穴的繼續(xù)擴散,,所以也叫阻擋層。它們之間的電位差一般稱勢壘或位壘,。

 

    我們用圖來闡明P—N結的單向導電性能,。依照圖示方法,將P型區(qū)接電池正極,,N型區(qū)接負極,。向右調動電位器,使加到P—N結構端的電壓逐頹增高,,就會發(fā)現(xiàn):當電壓表讀數(shù)增高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也隨之增大。此時,,P—N結的電阻很小,,這種接法叫正向聯(lián)結。

 

    若反過來,,把P型區(qū)接電池負極,,而N型區(qū)接正極,這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把電壓增高到幾十伏,,電流的指示只有幾個或幾十個微安,,此時P—N結的電阻很大,反向電流很快就達到飽和不再增加了,。這說明電流只能沿著一個方向流過P—N結,,這個現(xiàn)象就叫做單向導電。

    單向導電現(xiàn)象可以這樣來解釋,;因為在P型區(qū)接電池正極而N型區(qū)接負極時,,外加電壓的方向剛好和P—N結勢壘電壓的方向相反,使薄層Ⅱ帶的負電量和薄層I帶的正電量減少,,因此削弱了P—N結的勢壘,,于是在正電壓的作用下,電子和空穴的擴散又可進行,,N型區(qū)的電子不斷跑到P型區(qū),,P型區(qū)的空穴也不斷跑到N型區(qū),正向電流也就產生了,。而且,,正向電壓加得越高,P—N結勢壘削弱得越厲害,擴散也就越容易進行,,正向電流也就越大,。

    當P—N結和電池反向連接時,外加電壓起著增強P—N結勢壘的作用,,使薄層Ⅱ帶的負電荷和薄層I帶的正電荷增加,,擴散更無法進行。這時只有P型區(qū)的少數(shù)教流子一電子和N型區(qū)的少數(shù)我流子一空穴,,受外加電壓作用形成微弱的反向電流。而少數(shù)栽流子的數(shù)目不多,,所以在反向電壓只有零點幾伏時,,反向電流就達到飽和了。

    P—N結還有一個十分重耍的特性,,即所謂反向擊穿電壓,。當所加反向電壓大到一定數(shù)值時,P—N結電阻會突然變得很小,,反向電流會驟然增大,,而且是無限地增大。這種現(xiàn)象叫P—N結的反向擊穿,。開始擊穿時的電壓數(shù)值叫反向擊穿電壓,。它直接限制了P—N結用做整流和檢波時的工作電壓。

    總之,,一個簡單的P—N結具有單向導電的特性,,半導體收音機正是利用這一特性來進行整流和檢波的。半導體二極管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此內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