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運行時功率因數比較低的問題,提出電動機啟動并轉入運行時,,在其主繞組并聯(lián)適當的電容器的方法,減少或省去電源對電動機提供無功電流,,以減少線路損耗,,提高電源功率因數,提高電源設備容量的利用率,。
關鍵詞: 無功電流,;功率因數;線路損耗,;電源設備容量
?
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在工業(yè)和家庭電器設備中應用比較廣泛。但是,,電動機運行時(特別是負載較輕時),,因功率因數比較低,造成供電電源設備容量利用率低以及供電線路有功損耗大,。在大力倡導節(jié)能的時代,,研究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節(jié)能控制問題具有很實際的意義。
1 提高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功率因數的方法
設電源設備容量額定值為S,,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從電源吸取有功功率為P,,即:
電源給電動機輸送的電流(供電線路的電流)I0為:
其中u為電源電壓。從式(1)看出,,當電動機需要的有功功率一定時,,功率因數cos越大,電源設備額定容量就越小,,電源設備利用率就越高,,供電效率也就越高。又從式(2)可以看出,,P一定,,u一定,cos
越大,,則I0就越小,,也就是供電線路有功損耗就越小??梢?,對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要節(jié)約電能,關鍵是提高其功率因數,。
??? 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運行時,,主繞組需要無功功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數都確定了,,要想等效地提高其功率因數,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其運行時,,將啟動電容一部分與主繞組并聯(lián),,主繞組需要的無功功率由電容器產生的無功功率來補償。減少電源向電動機輸送無功功率來提高電源功率因數,,減少輸電線路有功損耗,,達到提高電源設備容量利用率的目的,其控制線路如圖1所示,。圖中,,K1為常閉開關,K2開關在電動機啟動前合向3點,,將C1和C2并聯(lián),,當加上電源電壓u時電動機啟動,轉速達到80%時K1自動打開,,同時將K2從3點向4點合上,,將電容C1與主繞組并聯(lián),電動機轉入正常運行,,其定子電路如圖2所示,。
?
??? 根據圖2,主繞組電流I1為:
???
??? 式(3)中,,u為電源電壓,,P為電動機有功功率,cos1為主繞組功率因數,。電源給電動機輸送電流I0為:
???
??? 其矢量圖如圖3所示,,由于從電源給電動機提供有功功率不變,所以有:
從圖3及式(5)看出,,<<
1,,cos
>>cos
1則I0<<I1,。所以主繞組并入電容C1以后,電源功率因數cos
(即負載等效功率因數)大大提高了,,電源給電動機輸送電流大大減少了,。
2 電容C1的計算方法
以u=220V,額定功率P=90W,,額定電流I1=1.45A,,f=50Hz,轉速1 400r/min的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為例:
??? (1)設電動機運行時,,未給主繞阻并聯(lián)電容測得I0=I1=1.1A,,cos1=0.6。
?? ?(2)要求將電動機功率因數從cos1=0.6等效提高到cos
=0.98,。
??? 求C1步驟如下:
?
3 實驗研究
電動機參數:額定電壓u=220V,,額定功率P=90W,額定電流I1=1.45A,,f=50Hz,,轉速1 400r/min,啟動電容C1+C2=35μF,。實驗線路如圖1所示,,測量數據及計算數據如表1及表2所示。
?
??? 從實驗數據看出,,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在其運行時主繞組并聯(lián)一定電容C1后,功率因數可以提高到接近于1,,線路損耗減少40%以上,,電源設備容量利用率提高20%以上,節(jié)能效果比較好,。
單相電容啟動異步電動機在運行時,,在其主繞組并聯(lián)適當電容C1,經理論分析和實驗證明,,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提高電動機等效功率因數的方法,。等效功率因數cosφ可以做到接近于1,能減少線路有功損耗40%以上,,提高電源設備容量利用率20%以上,,是一個結構簡單、經濟,、節(jié)能效果比較好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邱關源.電路(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章名濤.電機學(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