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可編程邏輯 > 設計應用 > 基于Max+PlusⅡ的PCM30/32路系統(tǒng)仿真
基于Max+PlusⅡ的PCM30/32路系統(tǒng)仿真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劉小群 寶雞文理學院
摘要: 摘要:PCM是將模擬信號變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常用方法。為了研究PCM30/32路系統(tǒng)的發(fā)端時序與幀結構,采用Max+PlusⅡ設計出了該系統(tǒng)的電路圖,,并在Max+PlusⅡ中對該電路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PCM30/32路系統(tǒng)共包含3
Abstract:
Key words :

摘要:PCM是將模擬信號變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常用方法,。為了研究PCM30/32路系統(tǒng)的發(fā)端時序與幀結構,采用Max+PlusⅡ設計出了該系統(tǒng)的電路圖,并在Max+PlusⅡ中對該電路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PCM30/32路系統(tǒng)共包含32路信息,,其中包含30路話音信號和兩路同步信息,,每一路信息可以由D1~D8八位PCM編碼表示。該軟件使用簡單,,操作靈活,,支持的器件多,設計輸入方法靈活,。
關鍵詞:PCM,;Max+PlusⅡ;幀結構,;時序

    在通信技術中為了獲取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就必須充分利用信道的傳輸能力,擴大通信容量,。因此,,采取多路化制式是極為重要的通信手段。最常用的多路復用體制是頻分多路復用(FDM)通信系統(tǒng)和時分多路復用(TDM)通信系統(tǒng),。頻分多路技術是利用不同頻率的正弦載波對基帶信號進行調(diào)制,,把各路基帶信號頻譜搬移到不同的頻段上,在同一信道上傳輸,。而時分多路系統(tǒng)中則是利用不同時序的脈沖對基帶信號進行抽樣,,把抽樣后的脈沖信號按時序排列起來,,在同一信道中傳輸。頻分多路復用主要用于模擬通信系統(tǒng),,時分多路復用常用于數(shù)字通信,。碼分復用(CDMA)用于移動通信。

1 EDA技術
    EDA(電子線路設計自動化)是以計算機為工作平臺,、以硬件描述語言(VHDL)為設計語言,、以可編程器件(CPLD/FPGA)為實驗載體、以ASI-C/SOC芯片為目標器件,,進行必要的元件建模和系統(tǒng)仿真的電子產(chǎn)品自動化設計過程,。EDA是電子設計領域的一場革命,它源于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輔助測試和計算機輔助工程。利用EDA工具,,電子設計師從概念,,算法、協(xié)議開始設計電子系統(tǒng),,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直到IC版圖或PCB版圖生成的全過程均可在計算機上自動完成。EDA代表了當今電子設計技術的最新發(fā)展方向,,其基本特征是設計人員以計算機為工具,,按照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方案設計和功能劃分,,由硬件描述語言完成系統(tǒng)行為級設計,,利用先進的開發(fā)工具自動完成邏輯編譯、化簡,、分割,、綜合、優(yōu)化,、布局布線,、仿真及特定目標芯片的適配編譯和編程下載,這被稱為數(shù)字邏輯電路的高層次設計方法,。EDA技術的主要特征作為現(xiàn)代電子系統(tǒng)設計的主導技術,,EDA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征:
    (1)用軟件設計的方法來設計硬件;
    (2)基于芯片的設計方法,;
    (3)自動化程度高,;
    (4)自動進行產(chǎn)品直面設計。

2 PCM發(fā)端時序與幀結構
    對于語音信號,CCITT規(guī)定,,PCM的抽樣率為8 kHz,,即在1 s內(nèi)信息可分成8K個幀。每幀的周期為125μs,,在每個幀周期內(nèi),,安插有32路時隙,,分別用TS0~TS31表示,,其中TS0作為幀同步時隙,用來傳送幀同步碼組和幀失步對告碼,,TS16用來傳送復幀同步信號,,復幀失步對告及各路信道信號,另外30路時隙用來傳送30路話音信號,,每個時隙可以插入8位二進制信息碼(即每時隙含8 b信息碼,,由PCM編碼器完成)。另外,,每16幀構成1個復幀,,即1個復幀中有16個子幀(編號為F0,F(xiàn)1,,…,,F(xiàn)15),其中F0,,F(xiàn)2,,…,F(xiàn)14為偶幀,,F(xiàn)1,,F(xiàn)3,…,,F(xiàn)15為奇幀,,以上的幀構成PCM30/32路基群系統(tǒng)。PCM的幀結構如圖1所示,。

a.JPG


    根據(jù)以上幀結構PCM30/32系統(tǒng)的碼速率為:
    Fs=8K×32×8=2.048 Mb/s
    以上幀結構的同步碼及信令比特如下:
    (1)偶幀(F0,,F(xiàn)2,…,,F(xiàn)14)的TS0用于傳送幀同步碼,,碼型為0011011。
    (2)奇幀(F1,,F(xiàn)3,,…,F(xiàn)15)的TS0中的1 b用于傳送幀失步碼,。當幀同步時,,A1=1,,失步時A1=0,其他比特為國內(nèi)通信用,。
    (3)每一子幀TS0的第一比特用于CRC校驗,,不用時固定發(fā)“1”。
    (4)TS1~TS15及TS17~TS31共30個時隙用于傳送第1路至第30路信息信號,。
    (5)TS16用于傳送復幀同步信號,、復幀失步信號及各路信道(掛機、占線等)信號,。
    由PCM的幀結構可知,,PCM基群的時序是時鐘及幀時序發(fā)生器控制的,其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圖中的PCM編碼由單片PCM編碼器完成,,碼型變換器即NRZ碼-HDB3碼變換器。將變換后的雙極性信碼送到數(shù)字調(diào)制器或多路基群復接器,復接成高次群后送到數(shù)字調(diào)制設備或光通信設備,。

b.JPG

3 仿真結果
    打開PC機界面Max+PlusⅡ軟件,,輸入圖3所示的電路圖;選菜單File\Project\Set Project to Current File,,然后選菜單Max+plus-Ⅱ\complier編輯當前圖形文件,;仿真電路,記錄電路仿真波形(仿真參數(shù)為grid size=2.4μs,;End time=100 ms),。仿真結果如圖4,圖5所示,。

c.JPG


    由圖4,,圖5可以看出,該仿真結果包含F(xiàn)0,,F(xiàn)1,,F(xiàn)2三幀信息,每幀包含ch1~ch30共30路信息,,每一路信息可以由D1~D8八位PCM編碼表示,。

d.JPG

4 結論
    本文利用Max+PlusⅡ軟件對PCM30/32路系統(tǒng)的發(fā)送端時序與幀結構進行了仿真,由仿真結果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該系統(tǒng)發(fā)端時序的規(guī)律,,該軟件使用簡單,,操作靈活,支持的器件多,,設計輸入方法靈活多變,。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