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設計應用 > 電源調(diào)試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電源調(diào)試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摘要: 首先我是一個電源萊鳥,,做電源時間不長,,也是老出問題。并且在調(diào)試的時候出現(xiàn)的有些問題覺得很是可笑的,,今天晚上把這段時間調(diào)試時的這段經(jīng)歷寫下來,,給像我一樣的新手提個醒,,也請過來人拍磚指點。
Abstract:
Key words :

首先我是一個電源萊鳥,做電源時間不長,,也是老出問題,。并且在調(diào)試的時候出現(xiàn)的有些問題覺得很是可笑的,今天晚上把這段時間調(diào)試時的這段經(jīng)歷寫下來,,給像我一樣的新手提個醒,,也請過來人拍磚指點。

  (一)原理方面,,我做的是多路反激電源,。輸出級都另用LC濾波器了。之前只會計算LC的截止頻率,,覺得截止頻率越低,,在開關頻率處的衰減越大,就認為是這個LC越大越好,,在做環(huán)路補償?shù)臅r候需要功率部分的模型,,我看過的教材上全是輸出用一個電容的情況就是不存在后級LC濾波,如果按照教材上的計算方法,,不考慮LC,,但實際431反饋電壓是取自LC后,如果在環(huán)路中在加入LC這一段,,給光耦和431 供電的端又在LC前,,二種方法都不合適。后來經(jīng)人指點認識到后級LC主要是為了濾除高頻的干擾,,截止頻率可以選在開關頻率的1/10到1/20處,,在開關頻率處的衰減也可以滿足需要,在穿越頻率處的相移也很小,,在計算環(huán)路的時候可以不考慮,。其中電感一般3.3uH即可,選在我后級電容將以前的1000uF 換成47uF,,效果也很不錯的,。

  (二)說說自己實際調(diào)試的時候出現(xiàn)的這個比較可笑的問題,我的電源是3路輸出,,互相隔離,,有2 個12V的是并繞的,帶負載也是一樣的,,后級C和LC值完全一樣,,包括牌子也一樣,但是輸出的值用電壓表看的時候一個來回跳,,一個很穩(wěn),,用示波器看的時候,,來回跳的那個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上下干擾,示波器放在2.5S檔上有時候也很明顯,,但是另外一路就很穩(wěn),,。我就想是不是這路離主控那一路比較近,,受影響了?就開始調(diào)試主路,,將431周邊的參數(shù)來回試啊,試了快一周了,。沒有結果,,有時候想會不會是剛換完參數(shù)得燒一會的原因呢?我用將電壓表加著,一直開著,。昨天上午燒了不到10分鐘,,不穩(wěn)的那一路突然電壓值變?yōu)?,而主路很正常,,我恐慌下趕快斷開空開(以前炸怕了),,懷疑二極管燒了,檢查,,沒壞,,負載測試,沒壞,。心想可能剛才看錯了,,再開機還是沒有輸出,就想著哦,,能測試的地方都測測吧,,反正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原因,結果側(cè)刀那個12V板子的二個輸出口時負載無窮大,,這不奇怪了嗎?輸出端我接的50歐的大電阻啊!再一側(cè)這二個端口到負載的連線,,一個不通!但是拔了拔線,依然很牢固,。我就把插排拔了下來,,換了個頭好使了,輸出電壓波形居然也直了!原來是由于輸出3路,,我用的6端子那種插座,。調(diào)試的時候每次拿過來焊一個件就要拔一次。時間長了就把里面拔的接觸不良了,,但是外面看不出來,,之前因為接觸不良,所以就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上下波動,,有時候幅值到0.4V呢,而最終在最后的時候是徹底接觸不上了,,就和負載形成開路!但是由于我有假負載,,所以其實電源還是正常工作的,,還害了我虛驚一場,。想著想起來,每次接好板子,,上電之前都得認真檢查,,要避免出現(xiàn)未接牢固或者是虛焊的情況。

  還有一次因為實驗的時候焊的器件接頭都比較長,,反過來焊板子的時候就把器件壓趴下了,,反過來就直接上電,結果只聽見啪的一聲,,保險絲就斷了,,掉電檢查時發(fā)現(xiàn)817唄炸裂開了,而導致的原因是300V的線過來碰到光耦上了,。由于這種低級錯誤耽誤了不少時間,,也燒了些器件,今天想到寫出來,,就是希望以后能在上電之前先認真檢查,,避免出現(xiàn)這種低級的錯誤!

  3)這是我調(diào)試的時候一種做法,感覺還不錯,,拿出來分享一下,,我在電源輸入和輸入插排之前接了個空氣開關,在上電特別是第一次上電的時候先把空氣開關閉合,,然后用手去查插銷,,如果后級萬一出現(xiàn)短路之類的情況,空開馬上就跳閘,,這樣可以保護后級的電路,。這么接了之后現(xiàn)在還沒出現(xiàn)過問題。

  下面開始更新,,繼續(xù)將學習的一些東西發(fā)出來和大家探討:

  反饋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下面分別探討下這種補償方式,從復雜的開始:

  雙極點雙零點補償器的轉(zhuǎn)折頻率,,及其決定因素:

  

 

  

 

  上圖是這個的示意圖,,下圖是伯德圖。伯德圖里用到這個轉(zhuǎn)折頻率,,所謂轉(zhuǎn)折頻率就是在一個頻段一個參數(shù)是關鍵作用,,到另一個頻段又是另一個參數(shù)起關鍵作用。在RC組成的電路中,,由于C的阻抗有隨著頻率變化,,而R不會變化,。所以轉(zhuǎn)折頻率就是RC之間誰起關鍵作用的轉(zhuǎn)換。這個轉(zhuǎn)折點就是二者阻抗相等的點,。即R=1/WC 所以得到轉(zhuǎn)折頻率為f=w/2pi=1/2piRC

  先說反向輸入端和輸出之間的這一部分,,一般C2>>C1

  在FZ1的前后,頻率小時C2,C1阻抗無窮大,,R2阻抗有限,。所以R2C2支路阻抗主要是C2,由于C2>>C1,,所以阻抗C1>>C2,,并聯(lián)部分由阻抗小的決定,因此在低頻時主要是C2決定,,隨著頻率增加,,C2阻抗降低,直到R2C2中主要有R2決定,,在這個期間二者阻抗相等時的頻率為轉(zhuǎn)折頻率FZ1,。其他幾個轉(zhuǎn)折頻率可以同樣的方法得出。

  局部電路單獨看的時候RC串聯(lián)等式結果為0,,RC并聯(lián)代數(shù)式結果是無窮大,。所以對于上圖來說R2C2和R3C3是代數(shù)式結果為0,R1C3和R2C1的代數(shù)式結果為無窮大,,但是因為在求傳函的時候,,R2C2C1在分子上,R3R1C3在分母上,。分子為0,,分母為無窮大的是零點,分子是無窮大,,分母是0的是極點,。所以得出這個電路的2個零點2個極點分別是:

  零點:R2C2 R1C3

  極點:R3C3 R2C1

  僅僅知道幾個零點極點的位置,只能確定這個曲線的樣子和左右的位置,,但是上下的位置不能確定,,這就還需要一個量來定。由于伯德圖中有2個平臺,,就選這2個平臺來確定此時的增益,,看第一個平臺,零點1后面主要有R2起作用,,零點2前面主要用R1起作用,,所以在圖中的阻抗可以簡化為反向端限流的是R1,反饋電阻是R2,此時的增益是R2/R1。

  在2個極點處,,同理是有C1和C3起作用,,增益就是(1/wc1)/(1/wc3)=c3/c1。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