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帶系統(tǒng)是不經(jīng)過調制解調的系統(tǒng),,理想的基帶系統(tǒng)是不存在碼間干擾的,,從理論上講應當是滿足奈奎斯特準則的系統(tǒng),在實際中可以利用眼圖的觀測來判斷基帶系統(tǒng)的抗碼間干擾能力,,本文在SIMULINK下對基帶系統(tǒng)進行設計仿真,,利用眼圖分析了噪聲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
1 基帶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
1.1 基帶系統(tǒng)傳輸模型及工作原理
基帶系統(tǒng)傳輸模型如圖1所示,。
1)系統(tǒng)總的傳輸特性為H(ω)=GT(ω)C(ω)GR(ω),,n(t)是信道中的噪聲。
2)基帶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信源是不經(jīng)過調制解調的數(shù)字基帶信號,,信源在發(fā)送端經(jīng)過發(fā)送濾波器形成適合信道傳輸?shù)拇a型,經(jīng)過含有加性噪聲的有線信道后,,在接收端通過接收濾波器的濾波去噪,,由抽樣判決器進一步去噪恢復基帶信號,從而完成基帶信號的傳輸,。
1.2 基帶系統(tǒng)設計中的碼間干擾及噪聲干擾
碼間干擾及噪聲干擾將造成基帶系統(tǒng)傳輸誤碼率的提升,,影響基帶系統(tǒng)工作性能。
1)碼間干擾及解決方案
碼間干擾:由于基帶信號受信道傳輸時延的影響,,信號波形將被延遲從而擴展到下一碼元,,形成碼間干擾,造成系統(tǒng)誤碼,。
解決方案:
①要求基帶系統(tǒng)的傳輸函數(shù)H(ω)滿足奈奎斯特第一準則:
若不能滿足奈奎斯特第一準則,,在接收端加入時域均衡,減小碼間干擾,。②基帶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函數(shù)H(ω)應具有升余弦滾降特性,。如圖2所示。這樣對應的h(t)拖尾收斂速度快,,能夠減小抽樣時刻對其他信號的影響即減小碼間干擾,。
2)噪聲干擾及解決方案
噪聲干擾:基帶信號沒有經(jīng)過調制就直接在含有加性噪聲的信道中傳輸,加性噪聲會疊加在信號上導致信號波形發(fā)生畸變,。
解決方案:
①在接收端進行抽樣判決,;②匹配濾波,使得系統(tǒng)輸出性噪比最大,。
2 基帶系統(tǒng)設計方案
2.1 信源
1)常見的基帶信號波形有:單極性波形,、雙極性波形、單極性歸零波形和雙極性歸零波形,。雙極性波形可用正負電平的脈沖分別表示二進制碼“1”和“0”,,故當“1”和“O”等概率出現(xiàn)時無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傳輸,且在接收端恢復信號的判決電平為零,,抗干擾能力較強,。而單極性波形的極性單一,雖然易于用TTL,,CMOS電路產生,,但直流分量大,要求傳輸線路具有直流傳輸能力,,不利于信道傳輸,。
2)歸零信號的占空比小于1,即:電脈沖寬度小于碼元寬度,,每個有電脈沖在小于碼元長度內總要回到零電平,,這樣的波形有利于同步脈沖的提取。
3)基于以上考慮采用雙極性歸零碼——曼徹斯特碼作為基帶信號,。
2.2 發(fā)送濾波器和接收濾波器
基帶系統(tǒng)設計的核心問題是濾波器的選取,,根據(jù)1.2的分析,為了使系統(tǒng)沖激響應h(t)拖尾收斂速度加快,,減小抽樣時刻偏差造成的碼間干擾問題,,要求發(fā)送濾波器應具有升余弦滾降特性;要得到最大輸出信噪比,,就要使接收濾波器特性與其輸入信號的頻譜共扼匹配同時系統(tǒng)函數(shù)滿足:H(ω)=GT(ω)GR(ω)考慮在t0時刻取樣,,上述方程改寫為
H(ω)=GT(ω),GR(ω),,于是求解出
,,因此,在構造最佳基帶傳輸系統(tǒng)時要使用平方根升余弦濾波器作為發(fā)送端和接收端的濾波器,。
2.3 信道
信道是允許基帶信號通過的媒質,,通常為有線信道,如市話電纜,、架空明線等,。信道的傳輸特性通常不滿足無失真?zhèn)鬏敆l件,且含有加性噪聲,。因此本次系統(tǒng)仿真采用高斯白噪聲信道,。
2.4 抽樣判決器
抽樣判決器是在傳輸特性不理想及噪聲背景下,在規(guī)定時刻(由位定時脈沖控制)對接收濾波器的輸出波形進行抽樣判決,,以恢復或再生基帶信號,。抽樣判決關鍵在于判決門限的確定,由于本次設計采用雙極性碼,,故判決門限為0,。
3 SINULINK下基帶系統(tǒng)的設計
SIMULINK是MATLAB提供的用于對動態(tài)系統(tǒng)進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工具包,它提供了專門用于顯示輸出信號的模塊,,可以在仿真過程中隨時觀察仿真結果,。同時,通過存儲模塊仿真數(shù)據(jù)可以方便地以各種形式存儲到工作區(qū)和文件中,,供用戶對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另外,IMULINK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碼組織成模塊的方式,,這些模塊可以組織成具有等級的子系統(tǒng),,本次設計正利用SIMULINK所具有的模塊組織能力來構建基帶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對系統(tǒng)工作過程的仿真,。
3.1 信源的生成——曼徹斯特碼
曼徹斯特的編碼規(guī)則是這樣的,,即將二級制碼“1”編成“10",將“0”碼編成“01”,,在這里由于采用了二進制雙極性碼,,則將“1”編成“+1-1”碼,而將“0”碼編成“-1+1”碼,。根據(jù)2.1小節(jié)的理論分析,,采用SIMULINK中的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不歸零二進制碼生成器),、pulse generator(脈沖生成器),、constant(常數(shù)源模塊)、switch(開關電路),、scope(示波器)構成曼徹斯特碼的生成電路,。模型連接方法如圖3所示。
模塊參數(shù)設置: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不歸零二進制碼生成器)的Prpbability of a zero(零碼概率)設為0.5,,sample time(采樣時間)設為0.5,,pulse generator(脈沖生成器)的pulse width(%of period)(脈沖寬度)設為50%,占空比為1/2,,Attitude(幅度)設為1,,phase delay(相位延遲)設為0,表示不經(jīng)過延遲,,起始時刻發(fā)10碼,,switch(開關電路)的threshold(門限)設為0.5。constant(常數(shù)源輸出)設置為1,,輸出常數(shù)1,,設置為-1,輸出-1,。
switch模塊中3個輸入分別接如圖3所示的3個信號,,當輸入的第2個信號(二進制碼)大于switch的門限值0.5時,輸出為1,當輸入的第2個信號(二進制碼)小于switch的門限值0.5時,,輸出為0,。此時,單極性不歸零碼經(jīng)過switch電路后成為雙極性不歸零碼(+1-1+1…),,pulse generator用于產生占空比為1/2的單極性歸零脈沖(10),,經(jīng)過switch開關電路后成為雙極性歸零脈沖(+1-1),兩路雙極性信號成為乘法器product的輸入,,相乘后的結果是:第1路不歸零碼的1碼與第2路(+1-1)碼相乘得到(+1-1),,第1路-1碼與第2路(+1-1)碼相乘得到(-1+1)碼,這就是曼徹斯特碼,。
3.2 傳輸模塊的實現(xiàn)
為了減小碼間干擾,,在最大輸出信噪比時刻輸出信號,減小噪聲干擾,,傳輸模塊由Square root Raised Cosine Transmit Filter(平方根升余弦傳輸濾波器),、AWGN Channel(高斯信道)、Square root Raised Cosine Receive Filter(平方根升余弦接收濾波器)模塊組成,,其設計框圖如圖4所示,。
模塊參數(shù)設置:SqIlare root Raised Cosine Filter(平方根升余弦濾波器)的attitude(幅值)設為1,Period(周期)設為0.5,,pulse width(脈沖寬度)設為50%,,Phase delay(相位延遲)設為0。AWGN Channel(高斯信道)的Initial seed(起始速度)設為67,,mode(模式)設為Eb/No(信噪比),,Eb/No設為100,Number of bits per symbor(每秒比特數(shù))設為1,,Imput symbolpower(輸入功率)設為1,,Symbol period(信號周期)為1。
發(fā)送端平方根升余弦傳輸濾波器用于對輸入信號濾波成型,,高斯信道中含有高斯白噪聲,,滿足基帶系統(tǒng)信道特征,接收端平方根升余弦接收濾波器用于匹配濾波,,得到最大輸出信噪比,。
3.3 抽樣判決
利用switch2、pulse generatorl,、productl構成抽樣判決電路,,并對曼徹斯特碼解碼,其抽樣判決電路及極性轉換電路如圖5所示,。
模塊參數(shù)設置:switch2的判決門限設為0,,pulse generatorl的占空比為50%,,相位延遲為0。
輸入信號經(jīng)switch2被抽樣判決,,當信號大于0時輸出為1,,當信號小于0時輸出為-1,pulse Generatorl(脈沖生成器)的輸出信號(101010 …)作為第2路信號與第1路switch2輸出信號相乘,,結果是:第1路為(+1-1)時與第2路(10)相乘得到(+10),,第1路為(-1+1)時與第2路(10)相乘得到(-10),完成對曼徹斯特碼的解碼,。
解碼后的信號是占空比為50%的雙極性歸零碼,,經(jīng)integer Delay(整數(shù)延遲)將占空比轉換為100%,成為歸零碼,,再經(jīng)過switch3(開關電路)將雙極性碼轉換成單極性碼,,得到與信源相同的碼型。
3.4 基帶傳輸系統(tǒng)設計總圖及各點輸出波形
基帶傳輸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總圖以及傳輸過程中的各點波形分別如圖6,、圖7所示,。
從圖7的波形來看,傳輸是有效的,。第1行波形是待傳輸?shù)幕鶐盘?,?行波形是經(jīng)過曼徹斯特編碼模塊后產生的曼徹斯特碼,第3行波形是經(jīng)過接受濾波器后的波形,,是一個連續(xù)信號,,第4行波形是對第3行波形經(jīng)過抽樣判決后得到的雙極性的二進制碼,第5行波形是經(jīng)極性轉換后得到的二進制碼,,與第1行的基帶信號比較,,結果相同,,只是延遲了2個碼元,,這說明所設計的基帶系統(tǒng)沒有產生誤碼,達到了抗碼間干擾和抗噪聲干擾的目的,。
3.5 眼圖觀測結果
圖8為接收濾波器觀察到的眼圖,,從圖8可看出,在信噪比為100 dB下觀察眼圖,,“眼睛”睜開的角度很大,,且沒有“雜線”,說明系統(tǒng)在該信噪比下具有很好的抗碼間干擾能力,。
4 結束語
本次設計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濾波器作為發(fā)送端和接收端濾波器,,可以實現(xiàn)匹配濾波、減小系統(tǒng)碼間干擾,,采用抽樣判決電路恢復重建信號,,抵抗噪聲干擾,。在SIMULINK下搭建系統(tǒng),示波器觀測到的各點波形及眼圖的觀測的結果得出:基帶系統(tǒng)的設計達到了預期要求,,且具有較好的抗碼間干擾能力,。